「試管嬰兒帶來新生命的喜悅,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締造了台灣在國際生殖醫學上的不敗地位,陳樹基醫師為生殖醫學投注數十年精力,並成功催生全亞洲第二例、台灣首例試管嬰兒。陳醫師同時也是英倫產後護理之家的醫療顧問,提供新手媽媽們產後身體調養諮詢,讓新手媽媽們以最快樂的心情迎接生命的喜悅。對他而言,將生命的奇蹟延續,就是莫大的快樂。
TEXT OFFY CHANG PHOTOGRAPHY CCFUN CHEN
陳樹基醫師是台灣生殖醫學界的革命性人物。畢生鑽研生殖醫學的他,1985 年以「北榮試管嬰兒小組」核心成員的身分,參與台灣第一位試管嬰兒的誕生,從此開啟台灣生育的新篇章。陳醫師現在除了是中山醫院的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外,更是英倫產後護理之家的醫療顧問。陳醫師不只幫助新手媽媽們產前「好孕」,在英倫產後護理之家擔任醫療顧問的他更在乎新手媽媽們產後有舒適的環境與健康的身心來迎接新生命的喜悅。
至今三十多年來已成功培育上千名試管嬰兒,陳醫師見證了試管嬰兒的技術演進。誘導排卵使用的藥物主要成分為濾泡刺激素(FSH)和黃體化激素(LH),成分比例影響了排卵的成功率;而兩種成分最早是由已停經婦女的尿液中提煉,後來隨著試管嬰兒技術遍及全球,藥的需求量大為提高,後來才逐漸研發出合成藥物,為尿液不足的問題解套。此外,取卵技術也隨時間進步。早期以腹腔鏡方式從腹部進行,不過因為部分人腹部有沾黏狀況使得取卵難度大增,還可能造成膀胱或腸子受傷;後來隨著陰道超音波的發展,改由陰道進入擷取,大幅降低了取卵可能產生的風險。而精卵結合的過程,從初期成功與否只能看天的自然方式進步到顯微注射,直接取活動力強的精蟲注射到卵子內,達到受精的目的。顯微注射不但解決了眾多因為精蟲數較少或不活躍導致的不孕問題,陳醫師還舉出特例,在此注射技術出現之前,曾經有夫妻兩人的精卵狀況都沒有問題,卻一直無法成功受精,甚至因此受到壓力而離婚,沒想到各自再婚之後卻都有了小孩。陳醫師笑說:「就是兩個人的精卵不來電。」而隨著顯微注射技術發展,這樣的狀況也不會再發生。
試管嬰兒在台灣發展數十年來,人們對於試管嬰兒的觀念與接受度也不斷轉變進步。陳醫師表示,初期有許多人對此完全採反對態度,原因是以為試管嬰兒用的是別人的精子或卵子,諸如此類的錯誤觀念成為試管嬰兒發展的障礙:「較為保守的族群因為不理解而無法接受。」而常見的錯誤觀念,還有將試管嬰兒與人工受孕混淆;人工受孕分為體內與體外,而試管嬰兒則屬於人工受孕的一種,兩者並不能劃上等號。至於部分人擔心排卵藥導致的水腫問題,陳醫師也解釋,以往因為一味尋求排卵數量多,過度用藥造成卵巢過度刺激反應症候群,會造成身體四肢水腫甚至有肺部積水而喪命的個案,現在也因為找出原因而極少發生。
目前的試管嬰兒技術在各方面都已經十分成熟,陳醫師還提到,第三代技術透過切片篩檢胚胎,甚至可以在孕前就得知受精卵的健康狀況,包括有沒有遺傳病變等,更早確保胎兒的健康,達到優生的目的。
對於台灣現行的人工生殖法,接觸過無數患者的陳醫師感嘆,其中部分法規其實並不合時宜:「法律規定要有一年的夫妻生活無法受孕,並由醫師認定不孕,可是許多人在婚前已經交往數年無法懷孕,有些人想要懷孕了再結婚,也有未婚想要小孩等,種種狀況都會被目前的法令綁住。」
目前於中山醫院擔任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以及於英倫產後護理之家擔任醫療顧問的陳醫師說台灣現今的生產衛教已經做得很完善,新手媽媽在月子中心最常見多半是哺乳問題,以及缺乏當媽媽的自信心而造成的憂鬱等,這些就是月子中心必須提供的協助。陳醫師說,英倫產後護理之家有最舒適的環境,有婦產科醫師提供諮詢,一般新手媽媽常見的產後落紅與漲奶、乳量不足等問題,在英倫產後護理之家都有最專業的婦產科醫師與護理人員從旁提供協助與諮詢。
陳樹基醫師改寫了台灣生殖醫學的篇章,他也將數十年經歷集結成書,《生命科學的奇蹟:台灣試管嬰兒發展史》滿載了人工生殖科學的歷程與眾多真實故事,是見證生命奇蹟的詳實紀錄,也期勉繼續邁步向前,為生命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