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靈魂之窗,面對任何的疾患都要謹慎以對,透過精準的治療以確保你能繼續 感受世界的五光十色,對大愛眼科藍居福院長來說,是一種藝術。
Photography:Yung Nan Liu Special Thanks To IARTS 我之藝術
「眼睛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步步為營。」開宗明義,大愛眼科藍居福院長對治療眼睛疾患的「精準」下了個相當清楚的定義。
執刀超過 35 年的藍居福,憑藉著豐富的眼科手術經驗,堅持給予患者最安全有效的治療,尤其是在台灣最常見的眼睛老化疾病—白內障,豐富的臨床經驗讓他在面對各種不同的疾患狀況下,依舊能得心應手,「白內障手術屬於『精密手術』,最重要的是醫師在治療當下的判斷、決策,以及面對不同課題都能因應的精準巧手。」藍居福笑說,其實不光是手術,面對任何議題都是一樣的,因為你的經驗愈多,在臨床上面對不同課題時,你也會比較駕輕就熟。他說眼睛是人體中相當複雜的器官,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患者失明,所以除了「步步為營」之外必須要透過最精準的思維,利用不同的技巧來解決難題,「經驗比較多的情況下,臨場的應變能力也會比較足夠,心不會慌,就不會出差錯。」
精準療程
要完成精準的療程,藍居福說,這是治療的過程的「整體性精準」,從術前的檢查、手術時的步驟與術後的照護與用藥,都缺 一不可。術前檢查時,必須檢查患者的眼睛是否有其他像是青光眼或是黃斑部退化的病況,「因為這會影響患者術後視力的復原,而且精密的檢查中,醫師與患者都得以瞭解其眼睛的現況,在做任何治療時都有清楚的心理準備。」藍居福說,在檢查時,除了儀器的量測精準度外,醫師的經驗也是重要課題,「有的時候,因為患者害怕手術,常會拖到白內障狀況已相當複雜時才會就醫,這時可能在儀器檢查上就會有相當的限制,醫師可以憑藉自身過去經驗從數據中看出端倪,從而決定治療的方式,如果沒有仔細檢查與判斷,很可能會降低手術成效,讓患者失望。」對他來說,醫師在治療與檢查上的精準判斷, 更是重要。

手術的精準,「精準拿捏」手術步驟與儀器使用,也是重點,「尤其是下刀的位置與使用超音波的功率,如果分寸拿捏不好,對眼睛也容易造成二次傷害。」至於術後的照護與用藥,必須針對患者本身的狀態去調整用藥的範圍與比例,「因人而異進行調節,讓他可以最快速地復原,提早恢復到正常的生活。」對藍居福來說,這樣從開始到結束都從一而終的精準,才是最好的治療態度,對他來說,這就是藝術。甚至對於患者在手術台上如何讓對方配合你的步驟,藍居福都有獨特之道:「誘導患者配合其實沒有特別的訣竅,去除他心裡的恐懼感就行了。」面對患者對手術過於緊張的時刻,藍居福會告訴對方他只是在做「詳細的檢查」,「而檢查的同時, 其實我就在進行手術,在聊天的過程中,患者在比較放鬆的狀況下,我也很容易完成,而且非常成功。」這是長期累積的經驗學到的撇步,藍居福說得相當自豪。
安全迅速的期待
除了白內障,大愛眼科對近視雷射手術,也有其獨到之處。相較於白內障手術,藍居福分析人們對於近視手術的期望值更高,「因為相較於白內障是『從看不見到看得見』,近視手術是『從不清楚到清楚』,所以更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執行每個案例都需要非常精準。」對他來說,近視雷射手術在操作上更需要步步到位,需要更多的「專注力」才能創造最佳效果,所以在執行每個案例都要非常精準,「加上接受近視雷射手術的患者多是年輕人,需要面對的需求,也就更不相同。」所以,這樣的手術除了需要醫師 的巧手,在儀器量測上更需要精準,在術前的檢查與判讀上,會比白內障更為複雜與精細,加上在意安全快速復原、減少乾眼症問題與術後不會造成眼睛脆弱化等問題,藍居福選擇了「SMILE全飛秒雷射」。
身為台北第一批引進「SMILE 全飛秒」 雷射的先鋒,藍居福看重的是它的安全與快速恢復的特性。他解釋傳統近視雷射最讓人顧慮的部分,在於因為在角膜 上有個2公分以上的大傷口,術後乾眼恢復期較長,相對也會影響視力品質;而「SMILE全飛秒」則透過微創雷射技術進行治療,臨床上大幅減少乾眼症狀,術後相對舒適許多,「加上傷口只有筆尖大小,術後隔天幾乎就解除不適, 也沒有傳統雷射角膜瓣位移或脫離的風險,在一到兩週後可以去運動,享受戶外運動、打球、潛水等,上山下海皆 可。」對他來說,選擇安全性高、恢復 快、效果好且穩定的技術向大眾推廣, 建立對近視雷射的信心,也是藍居福願意推廣「SMILE 全飛秒雷射」手術的原因。
當然,所有的醫療都是最終手段,藍居福覺得對眼睛的保健還是最根本議題。 他認為「低頭族」是近年視力議題的重中之重,「近距離用眼」是造成眼睛疾病的主要原因,而適時地看遠方、熱敷皆可舒緩眼部肌肉的張力,此外營養均衡、睡眠充足也相當重要;至於走出戶外,他也建議配戴「包覆式的太陽眼鏡」減少紫外線刺激,可以防止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畢竟眼睛是靈魂之窗,多做保健,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