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眼前這個看似平凡的大男孩訪談後,對他的睿智和內斂感到驚訝無比。90 年後出生, 正值血氣方剛年紀的 Louie Wu 喜歡享受陽光、運動與冒險,擁有救生員執照的他,更是一名優 秀的輕艇選手。2015 年獲選為澳洲國家代表隊的一員,沒有任何戲劇化的高潮迭起,也沒有誤打誤撞的故事,當初愛上「輕艇水球」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我想要跟別人不一樣。」
國中在傳統教育體制中成長的Louie, 對此非常不適應,也唸的不開心,但在一個機緣之下,他前往當時仍在新創階段的康橋國際部就讀,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學習方式, 就這樣抱著姑且一試的想法,正 式開始了人生考題。「可能我這個人有點反骨吧,不想跟大家做一樣的事,比起在國內升學,我更想到國外發掘新事物,然後遇到問題時學著獨立、學著解決。」決定了要去國外讀書很簡單,但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城市、 學校卻很難。很多人想到出國讀書,都會想到美國,而學校通常也會希望學生能朝全球百大名校為目標去申請,但Louie 拒絕符合別人想像中的他,所以選擇了澳洲,「老實說,常看到許多人出國後依然與同樣一群人相處、結伴,會覺得有點可惜。 出國很大的價值在於體驗、在於拓展眼界,若是你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之下生活,就不會想要改變。」對他來說,跳脫舒適圈是必要的,因為你會知道不管在面臨任何問題、任何的情況之下, 人們都有為自己選擇和決定的權利
「媽媽一直都很開明,我甚至很想知道她為何會這麼放心, 畢竟我也不是一個特別乖巧的孩子。」不同於傳統觀念中只需要好好讀書、不頂嘴的「好孩子」表現,Louie 與家人溝通很有自己的一套,「可能是吵架吵多了吧,漸漸地我也知道該如何與對方成熟地溝通,敢去表達、 去爭取。」面對選擇時,通常家長也與孩子們一樣猶豫、迷茫, 甚至比他們更擔心,因此需要磨合,而不是任何一方任性地決定,「我不做什麼、我想做什麼、因為什麼,這些理由和原因都是必須的,只要願意為自己負責,比別人更積極、比別人更投入,一定會獲得傾聽和支持。」也是因為這樣堅信著,Louie 做任何事之前,都會經過計畫和各種不同的考量,他對自己嚴格,就是最好的交代。
為了達成目標,他會花最大的力氣; 為了將人生活得精彩,就算是再細微的時 刻也會用力呼吸。Louie 應該算是某種固 執的完美主義者吧,「我對我想做的事會很明確,訂定了目標就會往那個方向努力 前進,因為人在做有成就感的事時,就會愈做愈有動力。」但人生絕對不是一昧地做就會抵達終點,面對岔路和多重選擇時, 偶爾也會有出差錯或遺忘的地方,這時別人的意見就顯得更重要,「雖然很多事情我已經有了答案,但我會願意花時間去聆聽別人的聲音,因為每個人都具有獨特性, 每個意見背後都有這些人的故事和經歷, 對我來說那些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利用經驗去消化,吸收別人丟出來的問題,再回頭看看其中的差異,Louie 在面對學習這件事上樂於展現自己謙虛的一面,「高 二結束後我前往義大利遊學一年,那時的我對義大利文一竅不通,但不懂時我就筆記起來然後查字典,關掉腦中的中文開關,把自己當成什麼都不會的小孩,從頭開始。」然而,在已建築好的規劃中脫軌再從零開始是何其容易,尤其是當你的資源有限、選擇也有限時就更顯困難,Louie 說,「我到了很後來才看懂,當初我只知道不喜歡,但說不出來哪裡出了問題,現在的我明白了,當時缺少的能力應該就是 『決定』。」當書本填滿生活,過的「太充實」,便會沒時間去思考自己真正喜歡和最想做的事,「甚至可能有些人從來不知道他們需要去尋找所愛,為人生做決定,時間久了,也就會慢慢忘記自己擁有這個權利。 你若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要怎麼找到未來目標呢?」所以他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不要忘記是怎麼開始,怎麼突破困境, 怎麼邁出第一步,也因為如此, 就算他需要一大早起床練習、上 課,再花大把的時間自主訓練, 也樂此不疲。
Louie 說話時而輕快、時而調皮,卻總以超乎年齡的堅定口吻說著自己的觀點和藍圖。最後好奇問他,現在需要做的事、 必須做的事愈來愈多,難道沒想過放棄輕艇水球嗎?他思考 了一下說:「其實比起個人賽, 我更喜歡團體項目,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這個運動的原因。」 人生或許也是如此,有一句話是這樣說,一個人可以走很快, 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面對眼前的目標理當需要心無旁騖, 但對他來說,若要在這條「前往」的路上對自己持續地感到驚豔,團體戰永遠會是成長最好的學習方式,也是最好的選擇。 Louie 從個人戰挑戰起,踏出舒適圈、證明自己,然後在團體戰中學會溝通、彌補不足,為自己做決定,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劇本,不管是個人戰還是團體戰,他都打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