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眼中的沈月是「最美星二代」,但 19 歲的她已開始展露屬於自我的姿態,登入新的人生舞台。這次PRESTIGE以「女生的自我獨立」想像出發,進入沈月屬於「自己」人生的「優雅登場」,與我們聊聊面對鎂光燈焦點下的她、父母對她的意義,以及如何成為一個更開朗的自己,在不同情境角色下,依然優雅而有屬於自己的個性,而且,悠游自得。
立即購買七月號雜誌
TEXT GERSHWIN CHANG、STEPHANIE IP TRANSLATION MICK WU PHOTOGRAPHY SING WONG ASSISTANT PHOTOGRAPHER FRANK LAI MAKE UP EVELYN HO HAIR GEAN NG@ii HAIR & NAIL
現年 19 歲的沈月是香港九〇年代銀幕女神邱淑貞與香港時尚產業大亨沈嘉偉的長女。沈月有著與母親如出一轍的美貌,外加上父母背景顯赫,沈月可說自小就是眾人目光的焦點。沈月在 2019 年受邀參與「巴黎慈善舞會」(Bal des débutantes)─每年只邀請 20 位全球年輕顯赫女性參與的邀請制上流社會社交活動。同樣是 2019 年,沈月也首次站上伸展台,替父親時尚集團 I.T 旗下代理品牌 IZZUE 於倫敦走秀。一點都不意外,鎂光燈焦點總在沈月身上。

說她是「最美星二代」,她的回答很簡單:「過獎。」沈月自然大方,個性討喜,雖然她總是說自己是偏內向的人,但她很容易與人打成一片,也不吝於分享自己對於未來人生道路的規劃,而且笑容總是掛在臉上,用她自己的形容詞來說,就是「簡單」,而很多人第一次見到她,都會覺得驚訝:「他們會說, 你真的很開朗。」沈月笑說,她其實並不知道外界的人對她的評價是什麼,「我其實很想知道,大家是怎麼說我的。」
「跟你老實說,走伸展台真是讓我緊張死了。」沈月談起在倫敦走秀的經驗:「我從來都沒有走伸展台經驗,只有練習過一次就得上場了。跟你說一件有趣的事,第一次練習時還是在一旁的走道,走的也不是直線,一旁有一位女士說『告訴妳一個訣竅,看到天花板上的那條線沒?走台步時要望著天花板的那條線。』所以我第二次走台步也就是正式上場時就照著 這麼做。」
「很多人拿我那時走秀的照片跟我說『沈月, 妳的眼神看起來真是空靈,妳的表現真是棒。』」沈月露出逗趣表情笑著說:「老實說,我只是在盯著天花板看。」看樣子,沈月似乎對巴黎慈善舞會比較感興趣,「巴黎慈善舞會相當有趣,很高興能在那樣場合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背景的女性,我認識了許多不錯的朋友。我也是第一次穿上高級訂製禮服,衣服真是美極了。我們藉由舞會來替非營利組織 Seleni Institute 與 Enfants d’Asie 募款,好來幫助未成年媽媽的心理健康,以及協助東南亞地區女孩接受教育。20 位女孩聚在一起,就像是女孩們幫助女孩們,聚集大家的力量一起來做善事。」這個經歷,讓沈月 一直希望可以讓自己為小朋友與需要幫助的媽媽們做 一些事,她說自己本來在去年的復活節前,答應了一個機構計畫前往菲律賓參與公益活動,但卻因為 Covid-19 疫情而暫緩,她覺得有些可惜:「我現在是希望疫情過去之後,還是可以前往世界各地,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前面說的那場巴黎慈善舞會上,沈月也因此認識她的摯友,義大利波旁─兩西西里(House of Bourbon-Two Sicilies) 皇室家族公主 Carolina di Borbone。彼此共通特點是兩人都有妹妹,很快地兩人就互相吸引,開始聊著在學校遇到的事。Carolina di Borbone 公主是在家自學,沈月雖然接受的是正統的學校教育,不過她的學習歷程也算特殊。前面說過,沈月是一直活在鎂光燈之中,她從小學開始就是狗仔隊鏡頭捕捉的焦點,「我很害怕放學,小學放學的時候就都會有拿著大相機的狗仔隊在外頭守著。那種感覺很討人厭,我完全都只想當一個普通的小孩。」
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資格成為設計師,但我喜歡把許多不同的東西湊在一起看整體呈現的質感。我跟妹妹每天的話題就是聊時尚。
她的父母幫她找了保鏢,但一點效果都沒有。「那只讓我更顯得突出,我還得跟保鏢說『你得離我遠一些,假裝不認識我』。到了中學時我更感到我自己身分特殊,我遇上了同學的排擠,不過我有兩位很要好的朋友,我一直都跟他們處在一起。其他同學很不好相處,會說我跟我家裡的壞話,最後我就轉學了。」沈月現在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大二學生,主修日文與心理學。去年時因為祖父身體因素回到香港,但也自此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一直留在香港。這對沈月來說反倒是一件開心的事,因為她對遠端線上學習型態更感自在。「我其實是很內向的,我是知道有一些同學很懷念校園生活,迫不及待想回去。」

「不過我很害怕回到學校,」沈月很坦白地說:「我很內向很不容易交到朋友。加拿大的亞洲人口龐大,我原本沒預料到在那裡會有人認識我,但現在的情況是,可能要交朋友又更難了。」這讓沈月想起了她的高中生活,「到處都是流言蜚語,或者有人跟我做朋友的原因是只想打聽我家裡的事,讓我實在很不舒服。」
笑說自己很「宅」,沈月說自己喜歡待在家裡,其實是受父母親影響的:「我覺得我們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很愛家。」她說父母親在沒有工作時總是會待在 家裡,尤其是父親,即便工作很忙,他都會儘量排出時間回家吃飯;但同樣的,也是因為狗仔到處跟蹤, 對她來說其實壓力很大,讓她很不喜歡出門,喜歡留在家裡:「在家裡的我,其實是最自在的。」
我的第一優先順序永遠是家庭,自從我祖父在去年過世後我更特別感受到這一點,因此我花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
沈月很保護自己的父母親,一如她的父母親般保護她。她的妹妹是她最好的朋友,她的媽媽是她最棒的老師。當我們在與沈月進行封面拍攝的期間,她的母親甚至意外出現在攝影棚探班,指導女兒拍照技巧,也不時幫女兒調整髮型與化妝。「我的第一優先順序永遠是家庭,自從我祖父在去年過世後我更特別感受到這一點,因此我花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花更多時間陪我祖母,也花更多時間與妹妹相處,因為我知道有一天她還是會回到英國的寄宿學校,所以我很珍惜與她相處的時光。」

沈月有兩個妹妹,二妹沈日 15 歲,三妹沈星 9 歲。「我 9 歲的妹妹現在很愛玩電玩,而沈日現在比我還熱愛時尚,我認為她以後會念這方面,這是她的強項,年紀雖然還小但卻對時尚很有自己的想法。我跟沈日常會偷開彼此的衣櫃,那種姊妹間的祕密。我喜歡造型的東西,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資格成為設計師,但我喜歡把許多不同的東西湊在一起看整體呈現的質感。我跟妹妹每天的話題就是聊時尚,像是『這個跟這個搭不搭啊?』或是『如果潑上一點點粉紅色會怎樣?』我很喜歡跟妹妹這樣的相處時光。」
沈月沒說她以後會不會當造型師,她對人生未來的道路保持開放選項。她喜歡時尚也對語言學習有著滿滿的渴望。她的韓文流利,而現在又正在大學裡學日文;她也修習心理學,她說她想了解人類大腦運 作。「我想念心理學的原因是我想學習人類的大腦。我記得一個關於嬰兒的研究,研究人員在嬰兒們面前分別用代表好人與壞人的玩偶做表演,事後讓嬰兒們來挑玩偶,嬰兒們都會選代表好人的玩偶。所以當要回答是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是由善轉惡,相信這個研究證明了人性本是善的。這個很有趣,也讓我想要幫助小孩,因為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
我想念心理學的原因是我想學習人類的大腦。
沈月不只是光說而已,她現在資助一個尚比亞兒童,希望未來有一天能與他碰面。「他寫信問我『你好嗎?新冠肺炎的疫情如何呢?我們這裡都很好。』 他很懂事,他還寫說謝謝我成為他的家人。我母親教導我要時時記得回饋,我們去過世界上很多不同的國家,見過很多不同的事,我很感激我所擁有的一切,我很樂於回饋社會。當我更有能力時,我一定會付出更多。」沈月在小的時候最大的願望是想到韓國擔任表演者,「我 13 歲時很喜歡 K-Pop,像是少女時代、 EXO 等團體,我是他們的大粉絲。我想要去韓國學歌唱與舞蹈,但我父母希望我以課業為重,他們說『要上大學才能給自己在未來有更多種可能。』如果我 13 歲就去韓國,那很有可能我現在的選擇就只能當歌手或跳舞。但如果我選擇以學業優先的話,我會有機會慢慢摸索我未來想要做的。」
讓你的笑容改變世界,別讓世界改變你的笑容。
19 歲,已經差不多是個成年人了。問起沈月自己對於「成年」這件事的想像,她笑了:「其實我以前以為,『成年』是人生很大的轉變,但現在看來,其實成年就是這樣,對我來說,好像也沒有太大的改 變。」對沈月來說,相較於成年她更在意的是「成熟」,而對於成熟,她有更多的想像:「相較於年齡增長,我覺得成熟帶給我更多的變化,其實是心態上的,因為當你覺得自己可以獨立了,你在心中會有更多的責任感,要對自己的行為與想法負責。」
她把父母親的建議放在心裡頭,雖然目前還不確定未來的方向,但至少現在 19 歲的她未來有無限可能。「我是真的很喜歡唱歌與跳舞,未來也不排除當藝人的可能性。當然選擇時尚也有可能,我也很喜歡替自己的服裝設計不同造型。我也希望能幫助孩童,想要當志工。所以我未來想要做的會希望與這些都有關。」

「我得到關於未來規劃最棒的建議是,當一個專業的工作者,你不是只有工作,不要給任何一個特定職業框架給限制住,拒絕接受定義,要把任何自己喜歡的事做到最好。我有許多身分,我是女兒是孫女,也是姐姐也是朋友,我是學生同時更是一名學習者。對於思索未來到底要做什麼,我自己也感到很煩,但最好的建議是就是做自己。永遠要記得自己還有另外一面,不要把自己給限制住。」問起她有沒有想過 30 歲的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她的回答有些可愛: 「我喜歡小孩,我想 30 歲的時候,我應該會是擁有 一個小孩的媽媽吧!」沈月笑說「做個好媽媽」是可以學習一輩子的事,這也是她未來的重要使命。
回到現在的自己,問她最喜歡自己跟最不喜歡自己的地方,沈月的答案是相同的:「完美主義。」她說自己希望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同樣的,要把事情做到滿意,其實很「浪費時間」。她說自己會因為在課堂上的一個繪畫創作,為了求完美改了又改:「這幅畫我很早就開始創作了,而我自己也知道它在某一個時刻其實已經完成了,但是我還是想讓它更完美一點。」她說,那幅畫仔細觀察的時候,總還是會覺得這裡、那裡可以再加一點,可以再調整一下,然後畫完了之後又會覺得這裡好像又不夠好、那裡又差了那麼一些些,一路修修改改,常常是最後一刻才把作品交出去:「這時候總會有人問我『你是不是在最後一刻才開始做的?』其實不是,反而我是從最初就開始做了,但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做到完美而一直做下去,反而到最後變成最後才完成的。」但她覺得,就是這樣修修改改才是有趣的。
沈月年輕、快樂,自由不受拘束,全然地做自己,除此之外都不需急著試圖定義她。沈月父母親給她的教養是要懂得擁抱自己,永遠懂得嘗試新事物,這就是目前的沈月,況且她目前還是大學生,學業是她目前需要專注的焦點。「我很喜歡奧黛莉赫本說的這句話,」沈月再次確認自己的人生哲學,「她是我的偶像與繆思,她喜愛小孩,她是時尚偶像,我很以她為榜樣, 她說過『沒有什麼是不可能,要接受任何可能性』。『讓你的笑容改變世界,別讓世界改變你的笑容』, 奧黛莉赫本的這句話也深深地感動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