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認識侯佩岑,只是看你是在什麼時候認識她而已。你認識的她或許是主播、或許是名人,也或許是公眾人物—她可以是跟學者一起坐在播報台暢談國際情勢的主播、知性的侯佩岑,也可以是〈我愛台妹〉張震嶽口中「對我來說算什麼」的侯佩岑(但這個「算什麼」是跟林志玲擺在一起的,而且,張震嶽也已經不是〈就是喜歡你〉的哪個陽光男孩張震嶽了),也可以是廣告代言中性感(也帶點可愛)的侯佩岑,當然也可以是散發著母愛光輝的侯佩岑…這些形象都是侯佩岑的一部分,你我認知的侯佩岑,都是這其中的「一部分」。
採訪當日上午,侯佩岑在拍攝公益廣告。跟著一群小朋友互動,她的笑容帶著些溫暖,臉上散發著母性光輝,符合她一貫的形象;到了下午,我們稍微做了些跟以前的侯佩岑不一樣的設定,讓侯佩岑展現些與過去不同的個性—靈感來源來自於最近的Netflix新影集《潔西卡瓊斯》,這個有超能力的女偵探與我們所熟悉的侯佩岑完全不同:她頹廢、酗酒,尋找自我的過程中遭遇了不少挫折與危機;皮衣、牛仔褲加上稍微蒼白、帶著煙燻妝的形象,可說是「英雄系列」中最「女性主義」的角色。當然,我們不會試圖把侯佩岑改造成與過去的她落差超大,但稍微「隨性」且有「個性」的侯佩岑,似乎是個有趣的塑造面向,當然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也讓我們覺得,她的「可塑性」確然不小。
找到自己的位置
侯佩岑自認為她並非「不食人間煙火」(「那太夢幻了。」然後又笑開了),笑點很低的她其實是踏實而有效率的,「這或許真的跟我一開始從事的工作,就是新聞有關吧!」她的學習經驗一直以來就是要做個乖小孩,「使命必達。」年輕的她總認為接下任務後就是要說到做到,然後給自己十足壓力,「做不到就很沮喪。」但一路走來,她慢慢看到真實自己的「位置」,「其實,做不到也沒有關係。」
年輕的她,總是在做事前看著別人,「總是想問長輩、長官:好不好,可不可以。」過度在意別人看自己的眼神,反而給自己愈來愈多的壓力,「那時我總覺得,我應該要對別人有禮貌,要做好所有的人交代的事,更重要的,我不要讓別人不高興。」吹毛求疵的結果,讓別人眼中的侯佩岑就是個好女生的「樣板」,但追求到極致,反而讓她被人批評「太假仙」,「這讓我很介意。」
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求要有禮貌,「看到人要叫,別人問你什麼事你要回應,我都覺得這才叫有教養。」但這樣的「習慣」卻被別人批評為「裝熟」,侯佩岑其實很受傷,「我是會後悔的,我每天回家總會後悔—我今天是不是對某些人太過熱情了、我今天是不是裝得太開心了、我今天是不是插了別人的話了?」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侯佩岑隨時隨地都在「省」,然後後悔自己是不是做不對了,「我喜歡熱鬧,總想把所處的氣氛搞的很開心,但後來還又會覺得自己high過頭,然後又很自責。」
始終可以找到太陽
當了媽媽以後,侯佩岑自認為自己的視野比過去更為寬闊,「因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了,你也沒有那麼多被綁住、被束縛的問題了。」在沒有小孩之前,人會以「自我」為中心,看事情也會主要以「我」為出發點;當媽媽之後,開始從小孩的視角去關心這個世界,「於是乎,你會覺得為他們付出,通通都是應該的。」
這是一種動力,讓你知道自己有一點能力的時候,會想要知道可以為別人多做什麼,「我希望可以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侯佩岑笑說,面對各種各樣的困境,她相信人始終可以找到太陽,「我覺得,正能量永遠不會退流行。」一面說這句話一面覺得「這句話好噁心」的侯佩岑,始終是這樣相信著的。從「面對壓力」、「不在意壓力」,進入「沒有壓力」乃至於「給人力量」的人,侯佩岑的心態是愈來愈陽光的,「我喜歡陪著小朋友成長,跟小朋友一起學習。」說自己開始研究恐龍,而且還愈來愈有心得的她(「你想一個女生怎麼會去研究恐龍?我是跟著他們一起學習,才發現它的樂趣的!」然後,又開始笑),喜歡與小朋友分享與學習,「帶著他們去看世界,看不一樣的東西。」侯佩岑說,希望這樣可以讓他的小朋友多一些記憶,「也多一點樂觀。」
到了最後,每次都想問我們的封面主角一個「慣例」問題—如果遇到那個當初才剛坐上主播台的侯佩岑,有什麼話想要對她說?(好啦!雖然這問題算「老哏」,但每次主角的回覆,都能讓人們更清楚地認識我們封面人物一路走來的生命意義,而我們也對此樂此不疲。)她想了一下,然後用堅定的眼神告訴我們:「不要怕,加油!」在那一刻,我確信侯佩岑已找到了自己,而她自己,也是這麼地確信著⋯⋯
(PROFILE)
侯佩岑 Patty Hou
生日:1978年12月20日
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學士,主修大眾傳播、副修心理學
經歷:
中天《聽英語看新聞》主播
年代新聞、《年代看世界》、《世界萬象》主播
東風《娛樂@亞洲》娛樂主播
電視台節目主持人、金曲、金鐘、金馬獎頒獎典禮主持人、
亞太影展、台北電影節頒獎典禮主持人
【更多資訊都在PRESTIGE TAIWAN 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