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愛的延續公益協會張庭溢理事長與 PRESTIGE 分享有關愛的昇華與延續愛的另一種方法。
Words:Katerina Cheng Photography:Leon Hung
走進拍攝現場,張理事長便露出羞澀笑容說自己是第一次來到正式的攝影棚受訪,平常都是穿著輕便到各個案例家庭進行訪問,這種感覺好不習慣⋯⋯。這次與理事長的見面距離原訂的時間延後有一個月之久,歷經協會最繁忙的歲末、年節、理事長得到流感等重重阻礙,這空檔來得突然,卻也給予了我更多時間去了解這相對陌生的領域,也因此累積了為數不少的問題。
不想只是生命中的過客
網路上的資料實在不多,僅能就協會自身平台了解其相關的背景,我點開協會臉書社團的頁面,原先期待會是轉載各界有關協會的新聞報導,結果出現的卻是一篇篇千字以上、富含真意的自製貼文,「案例 H112xxx 最新案例」、「案例 H112xxx 後續說明」⋯⋯文中詳盡的說出每個案件的生活情況,協會介入後所發現的種種問題,甚至連該家庭遭逢巨變的原因都一一陳述,我可以從字句中感受到協會的深入與用心,我很好奇,張理事長決心創立協會的契機是什麼?又是因為什麼而選擇用如此「走心」的方式去幫助每個案例?
「原本只是一群承包商在每個月固定時間去發放白米給貧困家庭,但過了幾年發現,這些貧苦家庭可能不只有溫飽問題,還有更多是需要公部門的介入幫忙,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具公信力的組織去協助處置。」「另外提到深入這塊,對於我們來說,如果我只是提供物資給你,那我只是你們生命中的一個過客而已,這並沒有辦法徹底改變所遭遇的問題,我們希望的是讓你在經過協會長時間的幫助後,可以回 歸到正常生活,這才達到『幫助』的實質意義。」
張理事長一口氣說出了看似輕巧,實則龐大的理念,大多數的公益團體都是以一次性的方式進行捐贈,但愛的延續公益協會卻是依其名,長期投入每個家庭,給予其不管是醫療、生活環境、學業等各方面的重建,用愛去支持與灌溉,落實「愛的延續」。
愛的延續
提到愛的延續,協會最特別的是不同於其他公益團體獨有的「留愛」服務,張理事長說自己會有這個發想,是來自於家人在安寧病房服務的經驗,他從旁看到病房裡的人們,忍不住細想:面對死亡,除了等待時間的到來,還能不能為家人做些什麼?於是在成立協會時,張理事長便希望提供一個管道,讓受到醫生宣告所剩時日不多的病患可以完成埋藏已久的心願,或是留下物件,未來由協會在委託人的指定時間交予對象。
「我們會去鋪陳每一次的驚喜,希望讓這份留愛更有意義也更加深刻。」張理事長說,而我也請他分享印象深刻的留愛案例,「有一對夫妻,丈夫常年因為工作不在家,與家人之間的回憶近乎空白,甚至和妻子唯一一次外出吃飯只是去吃夜市牛排,而現在自己的心願就是希望能夠和妻子一起過一次結婚紀念日,剛好我們有保留下這段影片,並且在採訪的後天我們就要執行這次的留愛任務。」「但其實每一個案例都很難忘,因為這都是每一位往生者對家人遺留下來的愛,它不但重要也最特別。」正是因為張理事長與案例家庭所建立的關係就如同家人般,所以才能以強大的同理心與共感力深刻體會每個家庭的困難,可是,如果都是以同樣的力道去協助每個家庭,遇到挫折時的痛心度應該會特別強烈吧?
「歡喜做,甘願受。」這是張理事長給的回應,他提到雖然會有挫折,也會遇到一些想單靠補助過生活的人,但如果十個裡面有一個家庭是因為協會而重新步上軌道,這份感動就足以成為他們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創造愛的故事
「之前還只有老三台的時候,我記得有一個節目叫《愛心》,每天都會固定播送一個家庭的故事,我還記得他的主題曲是費玉清的一首歌,歌詞提到:『愛是奉獻,不是施捨;愛是付出,不是獲得。』我是 套用這段歌詞,當作心裡的一個標準。」這是我與張理事長聊到目前台灣的公益風氣時,他回憶道,一個近三十年前的節目卻足以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或許以人情味為本的台灣,可以試著多創造些愛的故事。
看著理事長談論自己對於為善的理解,還有他不眠不休地投身於每個家庭,並推廣留愛理念的遠大藍圖,我強忍著鼻酸再次驚嘆理事長怎麼能如此紮實地實踐公益(從沒想過紮實二字可以用在這裡), 「我覺得這是我的課題,也是我的使命,希望能透過不管是貧困救助也好,或是留愛服務也好,最終達到撫慰失親者的用意,也如同前面所說,努力創造更多有關愛的故事。」這是張理事長投下的引子, 但我想,這也是我們大家都該共同背負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