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ba out,這是前美國職籃球星 Kobe Bryant 離開洛杉磯湖人隊主場- Staples Center 前,對全世界球迷所說的最後一句話。當時我們以為 Kobe 離開的是球場,當時我們難過的是再也看不到身著紫金球衣於球場上飛奔,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 Kobe Bryant;但如今的 Mamba out,敘述的不再只是他離開了那座永遠離不開的籃球場,而是我們再也無法親眼目睹、甚至是觸碰這位不朽傳奇。Kobe 的離世勢必仍將在所有喜愛他的球迷心中留下一道抹滅不去的傷疤,但同樣將永遠流傳於人們心中的,還有那始終支撐著 Kobe 於籃球場上下奮鬥、追逐冠軍及卓越人生,甚至是令他退休生活色彩斑斕的那份「精神」,那份精神將超越所有他曾經寫下的數據、創造的紀錄,甚至是懸掛於球場上方的退休球衣、冠軍旗幟與獎盃,上述所言便是所謂「曼巴精神」- Mamba Mentality,曼巴精神的內蘊很豐富,但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我想都離不開「堅持」與「傳承」。#MambaMentality
醞釀曼巴精神
「你有看過凌晨四點鐘的洛杉磯嗎?」這是 Kobe Bryant 對「為什麼他在球場上的成就得以超越所有人?」所作的回應,看似霸氣且高高在上的「反問法」,透露的其實是 Kobe 對於自身嚴謹態度與自律感到驕傲的內心層次,自 1996 年踏入 NBA 戰場以來,他就是憑藉著這般與生俱來的內在底蘊,逐漸建構起如今仍舊流動於許多運動員血液,甚至是我們心中的「曼巴精神」。
Kobe 眼中,那凌晨四點鐘的洛杉磯,是他準備要開啟籃球訓練所面對的視野,或許每天與他擦肩而過的街燈、零星的車輛,甚至是他進入球館後所接觸的籃球,二十年來都是一成不變;但正是這一成不變的二十年,成就了每一天都不一樣的 Kobe Bryant,而看似枯燥的一成不變,其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不同層面的內心,起初造就出 Kobe 無懈可擊的籃球技術,接著是五座 NBA 總冠軍金盃的到手,最後,Kobe 則逐漸摸索出「傳承之必要」,曼巴精神也在這段過程中悄悄被醞釀,並堆疊成形。
另一方面,曾經看過 Kobe 比賽的人便能清楚知道,只要穿上球衣並將雙腳踏入球場中,他便會將自己的笑容收起來,意味的並非是情緒、對於比賽的厭倦,更不可能是他對於籃球失去了熱情。正如同 Dear Basketball 親愛的籃球短片中 Kobe 的這番言論:「我愛上了你,愛是如此深邃,讓我願意奉獻我的一切。」一般,Kobe 面對籃球的態度是愛,因此尊重它、嚴肅的面對、處理它,獲得勝利並且榮耀它,那才是愛的唯一途徑,這就是「曼巴精神」的第一層面-尊重自己所愛,並盡全力為其付出。然而,在得到了個人榮耀以及象徵偉大歷史地位的多座冠軍金盃後,Kobe 也深知自己的生涯並非永恆,而若要持續這份愛,「傳承」便是一大關鍵。將這份對於籃球的尊重,以及追逐勝利、卓越的信念,散播給周遭正在奮鬥的球員、與自己並肩作戰的隊友們,甚至是所有熱愛生命,努力為生命燃燒的「生命鬥士」,便是曼巴精神的另一層面,而 Kobe 生涯於 NBA 戰場上所身著的兩個背號-「8 與 24」,就分別體現著上述所提到,兩種不同層面的曼巴精神。
8與24
眾所皆知 Kobe Bryant 於 NBA 賽場上一共穿過 8 與 24 等兩個球衣號碼,職業生涯在單一球隊擁有兩個不同背號的球員可謂屈指可數,然而,之所以選擇兩個不同背號著眼的並非是新鮮感,更別說是期望從中獲取球衣銷售的利益,在 Kobe 眼中,兩個背號代表的其實分別是兩種不同層次的自己,而由 8 號換至 24 號的 2006 年,便是 Kobe 認為該展現不同自我的關鍵時間點。2006 年恰好是他進入聯盟的第十年,前面十年 Kobe 曾與同樣是當時聯盟的頂級球星- Shaquille O’Neal 俠客・歐尼爾共同拿下三座總冠軍金盃,自己也寫下過單場 81 分,一個至今看來仍就屬於史詩級表現的驚人紀錄,此時的 Kobe 不論團隊成績亦或是個人成就,看似皆已達到生涯巔峰,因此,選擇在這時褪下那風雲的 8 號,穿上我們當時相當陌生的 24 號球衣, Kobe 就是要告訴世界雖然團隊榮譽及個人生涯成同樣有著極高重要性,但領導與傳承則是 24 號的他,所要帶給隊友、球迷以及後輩的,這也是那個 8 號的 Kobe 或許不曾領悟到的心理狀態。
Kobe 曾說過,24 號代表的是他 24 小時都離不開籃球,珍愛籃球的那份真情;不過隨著年紀漸長,身邊並肩作戰的戰友不再永遠是那些處於顛峰狀態的頂級球星,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正在成長中的年輕球員,Kobe 便是在這時意識到傳承的重要性,而這就是「24 號 Kobe 的價值」。即便換穿24號後的Kobe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內涵是領導與傳承,然而,兩座總冠軍、兩面奧運金牌等風光事蹟卻依然是由 06 年以後的那個 Kobe 所寫下,因此,或許兼具成熟技術與飽滿心靈層面,才是 24 號的 Kobe 最令人著迷的地方。當然,伴隨著 Kobe 到 2016 年引退於 NBA 賽場,並於引退賽中狂得 60 分的球衣也是 24 號,這時,若要談論究竟是穿著 8 號,那生涯前十年的 Kobe,還是穿著 24 號,走完籃球生涯後十年的 Kobe 較為經典、偉大,我想各自有其成立的道理,然而「8+24」對於全世界籃球迷以及有著籃球夢的人來說,絕對將遠遠大於 20 年。
延續曼巴精神
完成了 20 年的傳奇籃球生涯,即便不再身披辨識度極高的傳奇紫金湖人隊球衣,身後也不再有著大大的球衣背號來敘述自己的偉大軌跡,Kobe 卻也更能真正的體現那看似早已進入「籃球魔人」境界的他,除了籃球以外究竟還能做些什麼,創作於 2017 年,並在 2018 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作品《親愛的籃球》,便說明了一切。短片中敘述了 Kobe 於 NBA 生涯的最後一年,回顧自己從童年憧憬於籃球、創造輝煌職業生涯,一直到仍然熱愛著籃球,卻也不得不向年紀與身體低頭的生涯後期等內心歷程,從短短影片中,親切的書寫出自身與籃球間那血濃於水般的情感,可說是清晰展露出 Kobe 敘事與表達自我的深厚底蘊;除了利用影像紀錄「Kobe 與籃球」,實際將渾身豐厚的籃球技術、經驗,以及早已淬煉至純熟的「曼巴精神」傳承給更多仍努力為自己未來奮鬥的人,也是 Kobe 被賦予的天命,「仍為自己未來奮鬥」的人當中,也包括了 Kobe 自己的女兒,同樣於此次意外中離世的 Gianna Bryant。
Mamba Sports Academy 曼巴體育學院正是那埋藏著 Kobe 曼巴精神的寶盒,退休後的 Kobe 雖褪下了球衣與滿載於身體的諸多護具,球鞋與運動衫卻一樣存放於他每天帶出門的行囊中;他希望藉由親自的身教,讓更多年輕運動員能體會並吸收他無與倫比的籃球技術及經驗;除此之外,Kobe 眼中的曼巴體育學院,也不單只蘊藏著籃球教育,透過籃球與運動員精神,讓孩子們能以正面態度面對未來人生道路,或許更是曼巴體育學院存在的核心價值。
綜觀以上,從一個每天晚上都對著房間角落垃圾桶投擲紙團,想像自己是於球賽第四節投出絕殺球的那位「英雄」,到後來憑藉著堅持、不懈訓練,以及滿載求勝意志變身為真正英雄,再到最後成為傳遞曼巴精神,將那份堅持與信念散播給更多「帶有夢想的人」的偉大使者,Kobe Bryant 對一個「籃球迷」來說毫無疑問是位偉大的籃球選手;但對於所有熱愛生命,對於生命與未來帶有滿腔熱血的「生命鬥士」而言,Kobe Bryant 便不只是位籃球選手,更是個生命啟發者。偉大且被記載於史冊中的籃球員或許不是只有 Kobe 一人,但不論站在球場、離開球場,甚至是離開生命,代表自己的精神卻始終將於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我想,除了 Kobe Bryant 的「曼巴精神」,很難再找出下一個,而這份難得的曼巴精神,也將與他一段段刻骨銘心的籃球與生命故事,流傳至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