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月從大阪紅到台灣的日本人氣生吐司「嵜本 SAKImoto Bakery」插旗台北信義區後,不畏疫情,每天仍有大量的排隊人潮,短期間已開了四間店,今年更可望在中南部展店,PRESTIGE 特地與引進嵜本的和興餐飲集團執行長曾柏憲(Henry Tseng)聊聊,三十初頭年紀的他,如何一步一腳印、嘗試別人不敢做的事,過程中酸甜苦辣的心路歷程,就讓我們為大家揭開這神秘的面紗吧!
TEXT STEPHANIE TANG IMAGE HENRY TSENG
今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店,舉凡港式料理添好運、新加坡珍寶海鮮、黃亞細肉骨茶、香港了凡油雞、Wildwood 原木火烤餐廳,到拿下米其林一星的 Longtail 餐酒館,均在台灣的餐飲版圖佔有一席之地,而 Henry 只用短短的六、七年之間,就從代理、自創,到總代理。
近年來健康意識抬頭,食物來源都是民眾最關心的話題,他認為這是最好切入臺灣市場的時機點。剛宣布引進生吐司時,不被親朋好友看好,就連父親也是如此,因為大家都認為吐司只是平價的配角,都覺得臺灣人不會願意花這麼多錢買吐司,朋友們建議他賣利潤比較高的可頌、貝果。Henry 從這點切入,開始思考生吐司如何發揮品牌的價值跟延續性,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生吐司從嬰兒到七、八十歲的老年人都能享用,客群相當廣泛,尤其吐司又可以當作主食、葷素皆宜,是很有發展性的。
製作生吐司看似簡單,其實薀含著複雜的 SOP,Henry 堅持要做就做到最好,所以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這項產品上面,在原物料、製程及包裝上特別下功夫,要求自己至少要達到日本的水準。如何在原味「極美自然生吐司」和「極生奶油牛奶」中做出變化,讓他思考要如何結合臺灣的好,他每天都會思考品牌的特色是什麼?在台灣開店一定少不了在地化的口味,像是流沙、金沙到最近的芋頭等口味,又要思考如何與台式吐司做區隔。說到吐司,我們常會搭配果醬,而嵜本 SAKImoto Bakery 的製作也不馬虎,本社長為了生產好的果醬,他會試吃每一款配方,甚至蓋了一間果醬工廠,吐司跟果醬的搭配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疫情期間的開幕,我們看到 Henry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有這麼亮眼的成績,其實背後與團隊的計畫、籌備研發到執行花了一段時間,而不是天馬行空想要達成。Henry 不是一般的財團,也不是利潤最好的候選人,但他能成功打動嵜本的社長與他合作,因為價值是超乎用錢可以買到的。雖然坊間很多人模仿,但是本的業績完全沒有受到影響,這就是嵜本成功的原因。
回歸台灣人「一窩蜂」的習慣,葡式蛋塔、古早味蛋糕,甚至到髒髒包,都曾經爆發強烈的搶購熱潮,而 Henry 又是如何站穩腳步經營,不步入他們的後塵?Henry 表示:「吐司是每天都要吃到的,對我來說吐司是一個載體,其實有很多通路找我們合作,不管是連鎖咖啡廳、超商、飯店,但是他還是堅持做好控管品質,暫不與他們合作,而是要讓客源持續回流。我們的師傅是曾經在飯店工作多年的主廚,不管成本,把東西做到極致。我們打破烘培運作方式,把烘培當作高級餐飲運作。」在台灣,只有嵜本 SAKImoto Bakery 把麵包當精品在做,更與國外精品品牌合作,舉凡 BVLGARI、Louis Vuitton 的 VIP 活動,都出現他們的吐司,甚至親自送他們的產品到 VIP 家,奠定了市場價格。
很多人好奇,嵜本的社長為什麼邀請 Henry 成為品牌總代理,又想與他合資開公司?
其實初期,他們是利用翻譯軟體溝通,直到後來有會講日文及中文的員工加入,才有辦法即席翻譯。一路走來,這樣的情誼是比賺錢利潤更難能可貴的。能走到品牌端,就有機會及權利開發到海外,讓他覺得非常有趣,能到這一步,都在他的預期之中,而他就是一步一腳印的去達成,加上天時地利人和及團隊的幫忙,媒體的協助,才能有這樣的成果。Henry 說道:「人家說十年磨一劍,我的概念大概就是這樣。」
如何在這個行業帶來新潮流?首要條件就是對產品的堅持、好勝心比別人強,加上一點叛逆,這就是 Henry。要做就要做得跟別人不一樣,還要比別人更好,這就是潮,就是創新,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