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侯佩岑不好拍。一方面我們真的都對她非常熟悉,要找新哏(對,是「哏」,不是「梗」)並不容易;另外,也因為她的形象與氣質總讓人想到她的甜美,讓我們要「操作」新造型或新形象也不是那麼容易,因為,一不小心,「做」出來的感覺就好像不是那麼「侯佩岑」了,所以每次要以她作為封面人物,總讓人費盡心思,如何做出稍微不一樣,卻又沒有「那麼不一樣」的形象。
這次雖然沒有特意設計,但三個不同的造型卻讓人發現侯佩岑的不同面向:有些「可愛」而「直接」、有些「時尚」帶著「個性」,另外一部分則是帶有「姿態」的「強硬」。這很有趣,我們常遇到的侯佩岑,大多是,總是有氣質、有學問、懂得應對進退,且帶有自信的典雅,但她卻在攝影棚現場展現了不同的風姿,這感覺,雖然都是侯佩岑,但卻是不同姿態的侯佩岑,問她怎麼看自己的不同面貌?她笑說這些都是侯佩岑,「所以我都喜歡」。
生命中的小確幸
她說,她喜歡生命中的「小確幸」,「這是在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中找到樂趣。」說這話時的神情,我們好像遇到了「可愛而直接」的侯佩岑:「就像我今天早上吃到一個超好吃的雙面煎,我就會很開心的一直跟大家分享。」一邊聲調逐漸高昂,一邊用讚嘆的聲音(「哇~~~」尾音拉得長長的)告訴我們那個蛋有多麼地好吃,看得出來,她的確吃得心滿意足,「我可以對這樣的小事一整天滔滔不絕地告訴大家,然後用很長很長的時間來享受我感受到的樂趣。」她說,這是對她來說很重要的事情—快樂是自己找的,「我不會想要讓別人帶給我什麼快樂,因為只有我自己知道會讓我快樂的點在哪裡,我就自己給我自己找快樂就好了!」這是侯佩岑給自己在繁忙生活中的小動力,的確,雖然生活中有時會帶給人們陰暗的一面,因此只有自己找尋希望,就是在生命中讓自己充滿陽光,「我喜歡正能量。」
她說,年輕的她總是在做事前看著別人,「總是想問長輩:好不好,可不可以。」過度在意別人看著自己的眼神,想從他們的表情中找到期許或鼓勵,這反而給自己產生愈來愈多的壓力,「從小家人教我要得體,我應該要對別人有禮貌,要做好所有的人交代的事,更重要的,我不要讓別人不高興。」吹毛求疵的結果,讓別人眼中的侯佩岑就是個好女生的「樣板」,但追求到極致,反而讓她被人批評「太假仙」,「這讓我很介意。」她笑說以前的她站在「訪問者」的角度,總會擔心自己表現得好不好,有沒有讓受訪者感到開心,有沒有把場子炒熱,「但更常發生的狀況,是我在下了台之後才在懊悔,我剛剛表現得那麼high幹什麼?」她說年輕的自己總是在意「過」與「不足」,但後來發現,何必那麼著急呢?「我其實很欣賞有『態度』的人,可以真實地作自己,真的很帥。」現在的她漸漸不會擔心場子不夠熱,也不會急著要說很多話,「如果對方想要『留白』,我們就安安靜靜地度過幾分鐘,等他/她一下,說不定是更有感覺。」侯佩岑覺得,可以不用在意別人眼光,這樣的人「好酷」!(「當然,還是不要過頭,有『分寸』的『自在』,其實挺不錯的!」話還沒說完她自己就笑了,「那個有禮貌的侯佩岑又回來了!」)
感謝挫折
她也感謝挫折。「只有你跌倒了、受傷了、痛了,你才知道你真正擁有的是什麼。」侯佩岑把面對挫折當成一種學習,她說過去在工作上或私人生活上常常遇到不知道怎麼去面對公眾的事,這些讓她都很挫折,「但我覺得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些挫折都讓她學得重要的一課,「這是叫『感同身受』嗎?你真的要去感受,你才會知道,世界原來是這樣子的。」這的確是一種動力,讓你知道自己有一點能力的時候,會想要知道可以為別人多做什麼,「我希望可以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侯佩岑笑說,面對各種各樣的困境,她相信人始終可以找到太陽,「我覺得,正能量永遠不會退流行。」一面說這句話一面覺得「這句話好噁心」的侯佩岑,始終是這樣相信著的。從「面對壓力」、「不在意壓力」,進入「沒有壓力」乃至於「給人力量」的人,她說,以前她不喜歡談論自己的事,但現在願意分享自己心中所想,以及她關注的事情,因為很多事情必須要「一起來」,才會對社會有所激勵,「這是一種善的循環。」
願意分享,來自於自己感受到足夠,侯佩岑覺得這是自己對於本身感受的反饋,「因為只有你自己覺得開心,你才會願意分享。」(然後,她又提到她早上吃的很好吃的雙面煎:「好好吃!你真的要試試看!」她以身體力行告訴大家她在分享時感受到的喜悅)這是一種「獨樂樂不若與眾樂樂」的感受(那兩個「樂樂」,第一個「樂」字應該讀「ㄩㄝˋ」,「樂樂」代表聽到音樂的快樂,果然就是分享的真理!),當你在意的人知道你在意的事,而且從中得到感受(不管是快樂,還是行動的力量),這都是分享所帶給自己與他人在生命中的力量。
侯佩岑說,最近她開始關注受虐兒的議題,這是一次參加家扶中心活動被「激到」的,「這應該是我有史以來態度最『堅硬』的活動。」她以前面對這些令人傷心的事情,她選擇避開、閉上眼不看,但她發現這樣其實並無濟於事,「這種事情不應該被容許。」這不允許閉上眼睛,也不該是低調處理,只有不斷發聲與糾正,小孩子才有機會走出來,「小朋友可以選擇自己勇敢的權利,但這必須大家一起勇敢,因為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笑說現在的自己遇到不公不義的事情都會開始滔滔不絕的侯佩岑,覺得勇於關注與行動都是一種學習—對社會議題有「態度」,其實也是一件很迷人的事情。
(PROFILE)
侯佩岑 Patty Hou
生日:12月20日
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學士,主修大眾傳播、副修心理學
經歷:
中天《聽英語看新聞》主播
年代新聞、《年代看世界》、《世界萬象》主播
東風《娛樂@亞洲》娛樂主播
電視台節目主持人、金曲、金鐘、金馬獎頒獎典禮主持人、
亞太影展、台北電影節頒獎典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