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每一個時刻,我們都會問自己「Who Am I?」對我們的人生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大哉問,對Melody來說,也是如此。她的斜槓人生中,可以是「時尚媽咪」、作家、熱門Podcast節目主持人,但,這些身份似乎都不足以定義那個屬於「真實的她」的真實意義,而跳脫這些社會賦予的身份,Melody的真實面貌,又是如何?這次,我們希望脫去人們對Melody過去的既定印象,讓最「真實」的她詮釋自己,從而面對未知未來展現屬於自身獨立觀點,創造屬於自己的世代思維,也用自身的態度詮釋了她在不斷淬鍊中展現的力量,展現的美好風華。
PRODUCTION & WORDS GERSHWIN CHANG STYLING AILING TSAI STYLING ASSISTANCE KATERINA CHENG PHOTOGRAPHY OCEAN CHEN VIDEOGRAPHY AILING TSAI、KATERINA CHENG MAKE UP Elvi Yang HAIR Four hair-una
不得不說,Melody真的是最好的受訪者。她的思維有條理、談話有層次,更重要的是,她「很有想法」,而且,她也不吝於分享屬於自己的生命觀點:「我發現我的思考模式必須要靠說話來整合,我是一個很需要對話的人。」笑說自己很幸運地有「語言」這樣的工具,Melody說自己常常在感受到不確定的時候,就這樣「講一講」,就好像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了,「我很謝謝上帝,祂讓我可以用說話就能平復我的情緒,找到我要的方向。」說自己用語言釐清思緒,Melody說自己看很多書、寫日記,把自己的思考展開成有條理的語言與文字,讓自己得以看出自身思維是如何轉變的,「這樣,生命才會因此變得輕盈。」

身為公眾人物,其實並不容易。Melody出道二十年,在這樣一段歲月長河中,她看了不少外界人士對她這樣公眾人物的想像:「但生活是自己的,如果我要迎合公眾賦予我的形象,用一種『塑造的完美』來包裝我的生活,那是一種說謊,這樣的包裝,總有一天是要自己去面對的。」的確,人很容易迷失在自己塑造的完美之中,因為有的時候這種虛榮心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很漂亮」:「但事實上,這樣的漂亮從何而來?是從自己的付出而來的。」這樣的漂亮,可能來自於前一天晚上只吃優格來維持自己完美的體態,可能來自於前一天晚上不出門狂歡來養足第二天的精神,對Melody來說這都是自身的選擇,「因為我們都知道,要有收穫必須先付出,你不可能不付出就有獲得。」
但在心態上,付出並不是「犧牲」,Melody告訴我,如果當你覺得自己的付出並不是「很甘願」的時候,就會讓你覺得自己犧牲了什麼,但這樣的不甘願,其實也代表你現在的付出已經「不健康」了,「這時候,你就要思考:我這樣的付出,還值得嗎?」現代人的思維中,總還是覺得當一個女性當了妻子、當了媽媽後,似乎就需要對家庭多做出一些犧牲,這是從傳統社會思維中帶出的既定印象,但Melody覺得,這樣的犧牲其實並不健康,「現代人的責任,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維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沒有照顧好自己,後面什麼成就其實都沒有意義了。」
接受真實的自己
為什麼說到這裡?Melody說這麼多年很多人都告訴你說要「愛自己」(尤其是對女生),這是我們從二十多歲就一直在說的,「但現在我覺得真正的愛自己,是讓自己的身心靈獲得平衡、重新整理自己。」Melody 告訴我,她在社會上「走跳」這麼多年,發現的最重要的認知是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百寶箱」,生活中所需的事物都在裡面,而這些,都是自己在生活中透過經歷,已經學會解決生命不同狀況的工具:「每個人面對不確定,心裡都會有不安,這些工具就是填補你的不安、讓自己的腦袋靜下來的方法。」對她來說,因為只有心靜,自己的心才有辦法填進新的東西,因為在現今世代中人們最大的「疏忽」,就是不知道如何真正認識自己(「因為很多人都覺得從別人眼中的你就是真實的自己。」),但如何去尋找真正的自己?這仍是個大哉問,「這需要做很多功課,而且做這些功課的時候有時會讓你很痛苦,但這是有意義的。」

Melody告訴我,如果自己無法先去接受自身的真實,就無法建立對他人的同理心:「我們對自己其實是最苛刻的,我常常必須面對鏡子告訴自己:你很好,因為自己腦子裡總會有個聲音總會告訴自己『你不夠好』、『你不夠努力』、『你不夠成功』,你要怎麼去平衡這種對自己苛刻的聲音?」的確,我們的教育告訴自己要謙虛、不能驕傲,但說實在話也不能沒有自信,「所以這對我來說是每天的功課,要做一些事情讓自己的心靈純淨,這是很重要的。」沒有自信,讓自己會有不確定感,Melody自承自己也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人,「當面對不確定感時,我也會很緊張,但我知道,我只能面對它,才有機會度過這樣的不確定感,進到人生的下一階段。」
當然,潛意識裡總還是會想要「壓著那個不確定」帶來的焦慮,但如果你試圖埋沒它,焦慮也不會不見,當壓不住時就會再次浮上檯面,所以,「要怎麼去接受它?」與「又可以怎麼調整?」成為Melody面對不確定時,對自己的忠告:「把不確定化為動力,是需要時間的、是需要方法的,但是一定要找出自己的方法。」對她來說「生命」是美麗的,你當然不能會知道每次的挑戰會面對什麼樣的情境,所以如果把這些負面情緒壓抑住,當自己就無法體會那個「最真實」的狀況,其實是可惜的,因為這樣的淬煉,是讓生命更有價值的重要「磨練」(甚至是磨難):「這樣的不確定可能一點都不漂亮,跟以前的你的想像完全不一樣,但那是最真實的,而且你會從中找到你真正想要找到的答案。」
當然,一個人面對這些磨練時,絕對是害怕的情緒多於一切,但Melody卻覺得,自己並不在乎把這些屬於自身的「不完美」攤開來給大家看,「我沒有辦法假裝,因為你不可能每天都正能量,但當我站出來時得到大家的回應,卻是我前進很重要的動力。」所以,她笑說很多人會問她為什麼在公眾領域中,自己仍然能誠實地面對自我:「因為我覺得,我身邊是有支持的力量,我需要吸取這樣正面的能量,這是一種相互碰撞而後持續前進的力量,這是我的動力。」
喜歡最初的天真
笑說自己在剛出道時根本沒有想過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但Melody覺得現在回顧二十年前的自己,還是很喜歡當初那樣的「天真」:「你對未來的幻想、對自己的事業跟對自己的期許,都會是在一個非常可以說是『粉紅泡泡』、或者說是『很夢幻』的一個狀態。」當然後來的自己可能風光,也可能未如己意,但就是因為生命中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讓現實更有「深度」:「就像這三年,你會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疾病可以對人類生活造成這麼大影響的巨變,這完全改變了我們對世界、對時空與對關係的習以為常,這是過去的世界完全沒有辦法想像的。」過去我們的長輩總說要「惜福」,因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Melody來說,這的確是智慧之語,但如果真的不往上「比」,是不會知道追求的意義的:「有追求,絕對是應該的,人想進步、想挑戰、想要level up是應該的吧!這是人生的一部分。」
Melody說自己這二十年走了如此一遭(「看了花花世界,挑戰了很多人家認為是『mission impossible』的事。」)或許有得有失,但並不代表這樣的經歷是沒有意義的:「這些經歷是我生命的重要歷程,也在我的靈魂裡留下了痕跡,對我來說,與其跟他人炫耀這樣的經歷,還不如仔細梳理這些歷程帶給我的收穫,以及經歷這些事情讓我獲得的成就感。」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但Melody覺得,她不但很喜歡現在現在的自己,也喜歡那個當初「很簡單」、「很粗心」的「我」:「經歷這些,讓我有很多不同的體悟,創造了很不同的角色與生活,把這些我獲得的想法帶到書中、節目中,我做的,其實就是分享。」她笑說對自己來說,這些想法不一定就是「對」的,但至少分享了她面對人生的觀點,「如果這些我經歷的過程可以讓人們獲得些啟發,這就是種正向的循環。」

二十二歲隻身來到台灣的她,在台灣的生活可以說是「從零開始的」完完全全的挑戰,對Melody來說,這樣的「衝勁」是傻氣?還是勇氣?「我也分不清楚。」但現在回想,這樣的衝勁或許是一種天真,因為你不知道怕,你才會願意、允許自己做一些挑戰:「當經歷過三十歲、四十歲,我的腦海中常常會有高低起伏的狀況,我不是一個會害怕跟大家表白我的『低潮』、『不確定』以及『不完美』,也就是因為這樣探索自己內心的恐懼,讓我覺得自己面對真正的自我時,其實是會害怕的。」她覺得這是自己很正常的心態,如果在面對自己時還要包裝自己,要讓自己看起來很完美,就有些太多了,但「趨於完美」的自我期許,還是正面的想像,「所以我希望我一步一步走來,可以體悟那個屬於『我的真誠』的過程;確實,我不在乎這樣的真實被人看見,即使這樣的真實沒有人要接受,我也覺得很ok。」
Melody覺得生命中最美的地方,就是來自於「自身的不完美」,這樣的不完美其實造就了自身的個性,「如果有真正的『完美』,那就不好玩了。」人生真正好玩的事情,對Melody來說其實是面對這些屬於自己的不完美,這是種屬於生命自身的「呼吸」與「能量的釋放」,讓她覺得現在的自己自面對的「每一個當下」,都讓她很享受這樣的關係,「因為這樣的喜怒哀樂其實才是真正的自己,面對這樣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快樂,這種感動是完全不一樣的,完全不能用言語形容的,這是人生的美好。」的確,這是一種自在的風華,也在Melody二十年的努力歲月中,似乎有些輕盈地悠然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