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對飲食的傳統思維,與新時代一起品茗台灣文化的不同面向。
過去,用茶招待朋友,是一種非律法規定的習俗,是一種象徵「好客」的精神,茶館的出現恰恰反映茶在生活上的重要性,「與人相約,必須飲茶」已是根深蒂固的觀念,但在台灣手搖茶的快速篷勃發展,甚至滲透到全世界(君不見近期日本人對珍珠奶茶的極度風靡?什麼都要加珍珠奶茶的有趣景象,已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但傳統品茗意象,卻早已不復記憶,「為什麼台灣可以有很多文青咖啡廳,但風雅的茶館卻不再存在?這是我的問題,也是我想要找回台灣品茗文化的原因。」
的確,台灣歷史就是「融合的歷史」,用「這個世代的呈現方式」把傳統文化「找回來」,其實是有趣的,「重點是必須避免文化的包袱,讓傳統文化在記憶的架構上,呈現新的全方位體驗。」老新台菜與永心鳳茶都是同樣帶有一點點「實驗性」的思維,透過五感的優雅體驗,呈現具新鮮感但仍不過於跳tone的文化交流平台,「我們都知道要創新,但創新並不是標新立異就好,所有的『動作』都應該是帶有意義的。」永心鳳茶用冷泡茶來呈現台灣茶的新品飲方式,透過呈現傳統茶館的新型態,讓它「精品化」:「這是我們傳統對好茶的尊重,透過體驗呈現讓品飲者感到驚奇,這才是最有趣的地方。」
其實把台灣文化「精品化」來自於想要重塑大家對自己生活風格的自豪感,薛舜迪覺得這樣的呈現是一種「溝通」,你必須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像是直接把「精品茶」的形象呈現出來,讓人們覺得這樣做不是只是「玩意象」,而是透過實質的底蘊在創造一個有趣且有文化的生活氛圍,他覺得過去很多人受限於自己本身的體驗,有些心理門檻存在,但生活底蘊是透過一代代的傳承,累積每一世代的努力才能成真。這是為台灣「爭一口氣」嗎?薛舜迪笑了笑,「我不敢這樣說,我只是把自己熟悉的精神融入品牌,做出自己的特色罷了。」成就「被需要的可能性」,才是最有趣、且有建設性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