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立每個空間對周世雄來說都像籌辦一場展覽,也像一件他的大型藝術作品,他樂於結合各類經營模式,再把藝術美學融入其中,走進那些我們日常生活的服務空間,同時看見藝術,遇見自己的喜好;藝術應該俯拾即是,就存在於我們周圍,在你的每一次選擇或消費,都將像是一場沉浸式體驗的戲劇。
TEXT CATHY WANG PHOTOGRAPHY, IMAGE YUNG NAN LIU, ART SPACE BY CHOU SHIH HSIUNG
在英國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和美國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學習藝術,回來台灣卻開了一家男士理髮廳Sculptor Barber,周世雄的起點從一開始就很不同,談起自己經營的第一家空間,周世雄其實並不把它定位為一家單純的髮廊,他認為其實不管他開了什麼樣子的店,裡面的功能或服務為何,對他來說都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每間店、每個空間就是他的一件藝術作品。

我們相約訪問的地點就在他2020年甫開幕的ROOM永生旅店,是一家主打每個人「一生只能入住一次」的獨特旅舍,周世雄說這個地方是他夢想的起點,未來他計劃打造各式不一樣的空間,他想將這些空間都稱之為「畫廊」,可以住的畫廊、提供理髮的畫廊、健身房畫廊等,今年十月即將於信義區開幕的《Art Space By Chou Shih Hsiung》的藝術空間,就是全台第一家在信義區精品百貨裡的畫廊;也與原先的空間一樣可以在藝術中享受服務,周世雄說這是他未來十年的核心計畫,就是開立各種各樣不同的、能與藝術結合的空間。
如同當代藝術的反覆詰問:「什麼是繪畫?」,繪畫的定義在現代社會是需要被解釋的,就像我們現在看待畫廊,畫廊的定義也需要被重新詮釋,周世雄希望可以打造他的「連鎖畫廊」版圖,從《ROOM永生旅店》出發,與今年的新計畫位於百貨公司的《Art Space By Chou Shih Hsiung》,他希望這些不同類型的生活服務空間,在同時融入美感與藝術後,都可以變得如此的不同。在他心中已有許多點子逐步構思,甚至有些已著手籌備著,他說他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可以開一家同時是旅館也同時是畫廊的大型飯店,將藝術與空間無縫的融合在我們每天生活的場所之中。

在創業7年後,周世雄從剛開始由藝術踏入商業領域而產生的調適,到現在將策展的思維融入,不論是以藝術家或創業者角色出現,都非常敢於玩出跨界,也樂於與他人和團隊合作,他覺得在現今世代,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在藝術和商業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一個中間值,只要將自己的標準設立清楚,各種合作的模式都可以迸發很精彩的火花;例如今年與台灣音響品牌聯名推出「第一台會發聲的藝術品」,將他擅長的石油藝術與精品音響結合,在仍然保有藝術創作的成分下,跨界合作也能呈現得很極致。

對於接下來設立於信義區百貨的新空間,除了男士理容服務,它或許更像一個Show Room,一個展示空間,能夠提供藝術家一個展示作品的平台,或是舉辦各種有趣的活動,「希望可以推出更多organic的內容跟大家一起來做」,想把以前的點子玩得更紮實,讓自己的空間成為一個好的平台,不管是客人、藝術家或是品牌,都能對這樣的合作感到驕傲,新空間營造的將會是一種多元又有機的氛圍;面對自己角色的定位,周世雄也說他的優勢在於,他能夠從藝術家的角度去為別人切入,因為自己以前也經歷過這些過程,所以他能一邊從藝術家的角度出發,又同時能夠給出中肯理性的建議。

未來,除了將核心擺在各種形式的空間經營外,周世雄也希望放眼國際,「現在只能讓我自己、我的空間與我的作品一起成長,但我也不知道最終會是我這個人、我的作品還是我的品牌有幸能出現在國際舞台上」,對人生保持開放度,他希望接下來可以跟各種機會一起成長,「我覺得藝術的本質就是探知未來世界的一扇窗,或是去看見人性的本質」,他認為每個品牌的想法不同,對他而言,他在走的是一條全新的路,不參考既有的市場模式,而是運用藝術的本質創造更多創新的體驗,打造各種前所未有的畫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