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能想像音樂跟工具機之間的關係?這樣極軟與極硬領域的相互碰撞,對東台精機發言人嚴璐來說其實並不陌生,笑稱「繞了一圈」又回到機械產業的她,將自己的專業與經歷融入工具機產業,透過跨越疆界的無限想像力與台灣工具機的精密製造力,融合在美學與藝術觀點中展現無限魅力。
Photography Leon Hung
「小時候在爺爺的辦公室看著他大大的辦公桌,我就跟我爸說『我以後要當董事長!』可能就是那個時候讓叔叔發現我是可造之材吧!」笑著說自己小時候就「很好笑」的嚴璐,一邊喝著啤酒,一邊訴說著自己在外「走跳」經歷對自己與東台精機造成的影響—在高中前都待在音樂班,直到高中時期才開始念理工類組的嚴璐告訴我,她覺得音樂是「很科學」的學問,在不同的音頻、曲調與節奏中找出那個最「邏輯」的組成:「所以我覺得這樣組合其實是很精彩的,而這也是科學與人文的精彩結合。」
確實,嚴璐的背景就是這樣的跨界組成。從小開始念音樂,到高中時念理工類組,大學時一開始念物理治療,而後轉系到財經科系,研究所再轉攻行銷;畢業後先到外商公司擔任儲備幹部,而後在2011年回到東台精機。這段轉折,讓嚴璐成為台灣工具機產業少有兼具藝術、財經、行銷等經歷的跨領域人才(「其實在考大學時我差點成為『機械系之花』,這樣一段轉折又回到機械產業,其實蠻有趣的!」),她笑稱讓自己這種「接駁式經歷」創造了跨越疆界的「聯想」觀點:「當你在不同領域中都有一些經歷,將這些資源連結起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在什麼機緣下你就會靈光乍現。」這樣的電流進來一次你可能無感,但人生總是有些階段,你遇到狀況時會聯想到當初自己經歷過的一些體驗,「這些體驗,就會讓你很有感應。」嚴璐說非常感謝自己當初有在外「闖蕩」一遭,因為就是這樣的經歷,讓她得以不被定型,而在後來回到東台精機後找到自身的切入點,創造屬於自身的無限想像。
跳脫效能思維展現彈性
其實嚴璐在工具機產業的歷練,也是台灣工具機產業想像的縮影。過去台灣工具機產業講究效能與「性價比」,與外界溝通的多是與價格、效能有關的議題,這些並不是不對,但太過講究設備的實用以及「粗勇」程度,對嚴璐來說這樣的溝通其實讓台灣的工具機產業有相當容易「被替代」;但從2014年製造業「工業4.0議題」成為核心,工具機產業的思維逐漸從傳統的規模經濟轉換到「少樣多樣」的「彈性製造觀點」,「當『變才是唯一不變』成為主流,工具機產業『服務化』也跟著成為議題核心。」嚴璐說,東台精機將自己定位為「醫生」,希望透過解決產業的「痛點」作為職志,「大家都知道方法,但要整備完整資源需要投入夠多的資源,從人才跟知識都是如此。」嚴璐說,當產業成員都有這樣的意識時,整個產業才有可能翻轉,「如果只是你自己玩的話,就是孤芳自賞了,好像也不對。」也幸好這樣的思維已逐漸成為主流,嚴璐也發現現在的工具機產業是愈來愈有溫度了,「這就像3D列印一樣,層層堆疊的組合創造了不一樣的想像。」
嚴璐展示東台精機與珠寶設計師沈偉豪合作的《綻放,璀璨》系列珠寶飾品,這是她的野心之作,「很多人覺得機械業很冷硬,但在不同領域的合作中,是可以展現屬於工具機的柔軟姿態與精緻風格的。」透過不同的觀點結合,工具機的製程其實可以創造相當精彩的精細工藝,嚴璐舉例像是近期一個瑞士精品鐘錶的一些精密部件,就是以東台精機的超音波機台製作,而他們的3D列印機除了珠寶飾品的製作外,也與奇美醫院合作了包括精密支架與輔具的製作:「這是讓工具機介入不同領域的有趣想像,這樣的交流不但讓我們的觀點更為多元,更重要的是這很好玩。」嚴璐期待與藝術設計師及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及專業人士合作,透過專業協作團隊規劃不同領域的精彩創作,讓台灣工具機產業可以「服務」的領域更為全面。
問拿著大提琴在機台上拍「帥照」的嚴璐有沒有接下來想做的瘋狂計畫,她頭點得很用力:「我想把我的人生歷程中兩個重要的M—Music與Machine連結在一起。」至於這個「2M計畫」會變成什麼樣子,嚴璐大笑著說要「保密」:「敬請期待!」笑聲中,嚴璐的確展現了屬於台灣工具機品牌的韌性觀點,而且,我相信她確實玩得很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