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售是商業行為,將本求利是基本態度,但到了 Volvo 凱銳汽車總裁林傳凱的眼中,「創造最佳體驗」才是獲利的最佳手段,他與妻子蔡旻紋一同打造的旗艦店不但展現屬於北歐的簡約風格,更透過像家的「溫暖」,歡迎車主回來體驗屬於「高質感」的溫馨,這也是林傳凱對於事業的想像 — 創造出美好感受的「體驗式經濟」。
走入位於新莊的 Volvo 旗艦展示暨服務中心,絕對會被它白色極簡風的空間感吸引住目光,尤其是在空間中央的咖啡吧台更是視覺焦點,而一旁挑高書架上的書籍也似乎讓人徜徉於慢活的美好時光。而這樣的具有北歐生活風格的個性空間,是林傳凱與蔡旻紋攜手打造出的北歐風格「體驗」,「這些手沖咖啡的豆子與法式甜點,都是我太太親自挑過、選過,只有我們滿意的品項才能放到展間,希望可以提供給車主最好、最值得的體驗。」說自己本來就是愛車的人,林傳凱說進入汽車行業可以說是「美夢成真」,從凱銳光電的車用電子到現在 Volvo 凱銳汽車的汽車銷售,可以說是從前端到消費端都一手包辦,對他來說,這就是自己「一輩子想做的事情」。
「其實走過這一段創業的歷程,我覺得到最終每個產業都是管理『人』的事業,『做生意』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從 B2B 的車用電子出發,林傳凱面對的客戶就是像 Volvo 這樣的車廠,而現在進入汽車銷售業,則變成他跟車廠「合作」一起面對消費者,但他認為其實回到最根本的面向,不管是 B2B或是 B2C 都是與「人」相關的的連結,「在 B2B 的產業,你面對的對象可能重視的是產品的效能或可應用層面,但其實回到最終端,所有零件、裝置、設備所組成的產品仍是『人』在使用的,所以,不管是 B2B 或是 B2C,你最終要面對的考驗,仍是使用者的『體驗』面向。」所以,在設計屬於車主的體驗時,林傳凱說是把自己「借位」到車主的角色 — 如果我是車主,我最希望能擁有的體驗是什麼?
笑說自己也是不少汽車品牌的車主,林傳凱說自己是擷取眾家優點融入在屬於 Volvo 的品牌精神,來創造出高質感且符合品牌氛圍的貼心體驗,「我應該是第一個比較『不傳統』的經銷,總是會希望引入一些新的動力注入產業,讓產業更有活力。」這或許是從經營車用電子品牌所學來的經驗,林傳凱說,現在汽車大多數經銷商重視的是即時的買賣,但他從開發市場的角度來看,最永續的商業行為應該是致力於滿足顧客的「需求」;「開發一個符合消費者需求的車用電子設備,光是概念研發就至少要兩年的時間,而後做出一台可以商業化的產品最少要五年,所以在我看來,所有的決策與規劃都要經過長時間的驗證,才能確認策略是不是正確的。」笑說自己「心很
定」,林傳凱說自己絕對不會因為只是消息面的風向就「隨風擺盪」,也不會在沒有深思熟慮下就做出急促的決策,必須在蒐集到足以確認細節的資訊後,才作出「相對較完善」的決策:「也幸好我喜歡到處走跳,也讓我得以蒐集更多不同面向的資訊與想像,做出相較於傳統經銷商不一樣的想法與做法。」
對他來說,未來的汽車經銷行業的「商業行為」會更重視「體驗式行銷」的面向,「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車主回廠的機會也跟著降低,所以我們必須更珍惜這愈來愈少的接觸機會,利用『體驗』增加車主的黏著度,是很重要的。」對林傳凱來說,如何創造出「買車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是他在茲念茲的問題,因為這是建構消費者「滿意體驗」的第一步,也是塑造認同感與忠誠度很重要的一環,「你可以說,品牌認同感就在展間的第一印象裡面,重新地被建構出來。」因為把自己所期待的體驗定調在比較高的水準上,林傳凱希望進入展間的顧客都覺得「我今天買到的不只是一台車,而是一個更整合性的價值」,「就像 APPLE 存在的『現實扭曲力場』一樣,這是凱銳獨有的體驗氛圍。」甚至林傳凱還會為 Volvo 凱銳的車主們舉辦類似「車主俱樂部」的社團,幾個月一次的聚會與出遊,透過直接與台灣最美的風景與人情世故接觸,建構屬於車主的「最獨特感受」,「我以前是常常坐著飛機到處旅行的人,自從加入我們俱樂部後,我才知道『台灣原來也有這麼不一樣的地方』。」笑說以前都不知道的秘境,透過這些不同的精彩體驗,讓他也親身經歷的不一樣的生活氛圍:「車主本來買的就只是一輛車,但卻因為這輛車帶給車主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我覺得這很棒,這是 Something different 的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