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成為雙寶媽的陳羽柔,對於新生命的誕生相當期待。她說從擁有女兒Riley的那一刻起,她就一直不斷學習「如何成為母親」,希望自己可以是Riley朋友的她,十分珍惜擁有女兒的每分每秒,也因為擁有了女兒給她的愛,她也才深刻瞭解自己母親的陪伴與無怨無悔付出的珍貴:「陪伴著小孩一同成長,就是最美好的時刻。」
「她,其實是我的玩具!」問起陳羽柔怎麼形容Riley,她放聲大笑:「雖然她好像比較喜歡她爸爸,畢竟這是前世情人,我也沒有辦法!」挺著八個月的孕肚,陳雨柔說自己對於肚子裡有個小生命的現況,其實比較隨性而自在;她說過去在懷Riley時,其實比較「戒慎恐懼」,總會覺得所有的事情都得充分掌握才行,「那時的我,可以說是相當謹慎而小心。」而這第二胎,似乎對她身體的影響比較小(「沒有孕吐,也沒有身體不適。」),雖然情緒仍然會受到內分泌改變有所引響,但其實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其實也比較知道如何去調適與應對了,「我覺得,每一對父母其實每天都在生活中學習如何成為父母,就是這樣,在生活之中,身為父母的我們,其實也是不斷地在學習跟成長。」
雖然家裡將迎接另一個新生命,陳羽柔說自己似乎已經稍微駕輕就熟了,但自己卻很瞭解,其實已經在潛意識中要求自己多一分責任感了,「每一個小孩都有自己的個性與境遇,我在面對Riley時,其實每天也都在學習。」陳羽柔說自己並不是那種會緊張的媽媽,在面臨問題時也會試圖去找到解決方案來面對每一個課題,她覺得這是從母親身上傳承的價值觀。陳羽柔母親的職業是老師,嚴格的教育理念下讓她本身成長過程中帶著一個標準的框架:「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其實都有一個清清楚楚的規定。」等到陳羽柔成為母親,她雖然期待自己可以與女兒當朋友,希望可以無話不談,但仍然還是對於女兒的規矩與教養有一定程度的要求,「除此之外,我希望可以讓小孩自由發展。」身為音樂家,陳羽柔其實並不期待女兒走上自己的音樂路,「因為知道自己是辛苦地走過音樂這條路的,所以我也不會希望小朋友再去走那條我自己認為很坎坷的那條路。」她希望Riley可以自己去尋找自己的興趣,從而開發自我,而且只要是好的消遣,她都很樂意讓Riley去嘗試(「最近她聽《Black Pink》就聽得很開心!」),用「她開心就好」的思維她多元接觸,陳羽柔也期待Riley從多元的嘗試中找到自己的興趣。
但多元嘗試並非放任,陳羽柔還是會透過不同的情境教導Riley培養責任感。之前Riley參加了一場鋼琴發表會,陳羽柔陪著她練琴,也看著她站上舞台表演:「當然我知道像是那些十六分音符的指法對於一個五歲小朋友還是比較難,但我覺得,既然她參與了這樣的表演,當然也期待她可以順利地完成這項挑戰。」陳羽柔說,這是她教育Riley「努力把一件事做好、做完整」的機會教育,也期待對Riley在完成一件困難的挑戰後,對於「專注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讓她的人生有相當大躍進的啟發,「當然在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挫折讓她不開心,但這每一小步的進步,我希望都能讓她瞭解,她為什麼要這樣努力的原因。」陳羽柔說,這是母親對她生命中的最大啟發,她也希望這樣的態度可以影響Riley,讓她在人生中願意對所有在乎的事,堅持下去。

陳羽柔說,Riley其實在很多方面都是貼心而敏銳的小孩,比如說前一天早上吃早餐的時刻,Riley突然冒一句話:「媽媽,你去生弟弟的時候不要害怕,你只要想著我跟爸爸就好了。」陳羽柔用「哇!」的狀聲詞來形容她的驚訝:「Riley還沒有六歲就會這樣想,我第一時刻就覺得『有這樣的女兒真好!』」她說其實Riley還是有扭脾氣的時候(「這就是我們做父母的功課了。」),但有如此貼心的女兒,其實也就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