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mler汽車集團這次耗資將近美金110億元開發電動車,Audi則忙著開發本家的E-Tron Quattro SUV以對付Tesla要在2018年推出的Model X電動車,BMW正在為了i3不太亮眼的銷售數字傷腦筋,決定把i3重新打造。似乎整個德國的汽車工業正打算同步拋棄汽油引擎的車輛。我這10年看著車界忙著相互超越的這場戰爭,有人拿出了350匹馬力的小鋼砲,也把所有超級豪華禮車上裝滿馬力,連旅行車也拿來大玩大特玩,也許還達不到Ferrari、Lamborghini與McLaren的火力,不過全部是朝這方向前進。
去年Mercedes-Benz推出了第六代的E-Class,這輛中流砥柱的車款集合了過人的科技,已經近乎一輛無人駕駛的驅動車。油耗刷新過往的紀錄,甚至也推出油電混合的版本,全電動的款式也加入行列。在大家強調省油的趨勢下,這代E系列在操控及性能上都有十足的成長,不過在這波省油潮流下,這些努力似乎相對黯淡。那我可要說,你們都錯大了,E-Class在全球發售9個月後,在底特律車展上拿出了他們前所未有的性能版,一輛更大、更豪華,裡面配有回歸傳統汽油引擎─一輛容易飆快、兇猛的超級轎車。
先來談它誇張的數據好了。不久前我到南葡萄牙開了兩天這輛旗艦Mercedes-AMG E63 S 4Matic,車身只差7公分就可達到5公尺。如果坐滿乘客的話,車重絕對超過兩公噸。車上的引擎是足以代表Affalterbach驕傲的4公升雙渦輪V8,是由AMG手工組裝,經過單一工程師簽名認證。有著600匹馬力,扭力是巨獸等級的850Nm。9段多重離合器的變速系統,以及世界上最精密的一套全時四輪傳動底盤,讓它晉身世界級的競技選手之列(也難怪,去年Mercedes-AMG能拿下Formula 1冠軍)。
AMG E69的加入可以在3.4秒達到100公里,這看起來已經夠嚇人了,但是你依然得直接體驗它令人恐懼的暴力─那種直衝地平線的霸氣,沉重得讓人窒息的排氣聲,這讓人忘卻理智的快感,你必須開過才能理解那超乎外觀的另一番氣象。
讓人瘋狂的還沒完,Mercedes平常貼心的把速度限於時速250公里的緊箍咒,在選購駕駛者包後即可得到解放,告別電子限速後的時數可達到300公里。更精準的來說,當今世界上沒有一輛能兼具舒適度的四人車可達到此境界。誰說德國人缺乏幽默感?
你當然可以把AMG E63當成一輛普通的E-Class,他只是多了一些車身線條的修飾,加了酷炫的鐵灰色烤漆,它的輪距大了一點,上面的輪胎換上了凶狠的橡膠。你還可以當這輛車只是一輛縮小的S-Class,只是裡面的內裝用的是同等級的高科技內裝,儀表板上有的是同樣的數位顯示,看來舒適美觀,裡面有如彩虹的情境燈讓人目眩神迷。前座的低設定與AMG的C-Class相同,在動感模式(Dynamic)下提供足夠的支撐度給挑戰極限的駕駛。當切換到舒適模式(Comfort)後,E63又搖身一變成讓你感覺有如在空中輕飄的豪華轎車避震器。你也可以全部交給E63,相信它的智慧。
我相信,會買E63的人是不會讓這輛車遵循自己的意識,底盤的可變式4Matic全時四輪驅動,上面的電子反打滑功能與差速器則是特別替這輛車所量身打造。引擎的扭力隨時受到電腦監控,會自己依據駕駛狀況判斷何時要從後輪驅動切換到四輪驅動。貼心的工程師還加上了Drift Mode飄移甩尾模式,把所有的扭力往後輪推後,車主即可享受輪胎的急速摩擦引起的煙硝。可惜的是,這次的測試中原廠把功能關閉(好吧,日耳曼人的幽默感還是有限的)。
所以說,E63 S對於抓地力還有底盤依然是有所保留,然而這還是不減它的心跳指數。它讓你在彎道上放肆瘋狂的程度絕對達不到它能力的一半。事實上底盤的設計是可以承受更兇猛的速度,但為了要兼顧安全性以及深度,車廠在上面還是有所保留。這樣的妥協換來的是更卓越的操控,精確直接,完全的反應路感讓駕駛者更放心外,另外還有選配的陶瓷碳纖煞車提供對陸上緊停要求更高的車主。引擎室的設計不只是為了外觀,裡面的雙軸渦輪上面印著一個偌大的「V」字,明確的告訴大家,這輛車的渦輪反應時間與延遲毫無關係。我開著它感受的不只是顛覆邏輯的速度,更推崇的是它的換檔表現。在上山的坡段上面,扭力的分配在各種速度時都可圈可點。還有那快速的齒輪箱,讓這輛AMG變身成一台從滑雪跳台上往下衝的購物車。
雖然車上的Burmester音響聲音有如水晶般剔透,讓我留下印象的還是高頻率的引擎聲。我可以告訴你,這輛車要是從V8換成了一顆經濟型的V4你也察覺不出來。我還是要刁鑽的抱怨一下換檔撥片,Mercedes依然堅持要把這玩意放在方向盤上,要是放在中控台多好,算了,也不重要了。
我不想在這裡繼續吹捧電力車的這場跟風秀,畢竟內燃引擎的戰爭又要開始了。這輛AMG點燃了戰火,它不只是Mercedes的大絕招之一,更是一把醒世的利刃。目前四人戰場上最具戰力的非它莫屬,隨著訂單的累積,幾個月內這場戰爭將會全面打開,BMW的M5要來了,至於下一代的Audi RS6還要再等個兩年。我只想說,快把這場末日大戰搬上檯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