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藝術大騙局》(Provenance: How a Con Man and a Forger Rewrote the History of Modern Art)這本書揭露了英國職業騙徒John Drewe與藝術家John Myatt如何聯手完成一樁英國警方所稱20世紀最大的藝術詐欺案。在1986年到1995年間,兩人在藝術市場上釋出雕塑家Alberto Giacometti、畫 家Georges Braque與Nicolas de Staël等名家大 量仿作,Drewe更懂得捏造仿作過往參展甚至是畫作修復等文件紀錄證明,簡直把藝廊、美術館跟拍賣行耍得團團轉。
藝術作品的價值是建立在真偽認證、買家持有、參展紀錄等證明文件之上,但藝術界現在的情況是完全沒有一個單一權威機構或者資料庫,可以登錄認證這些藝術 品真偽的相關證明文件。而當今最熱的區塊鏈技術卻可解決這個問題,讓藝術品的證明文件難以偽造。區塊鏈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去中心化的數位帳本,可以用來紀錄各電腦間透過點對點網絡進行的交易。只 要所有端點認證某份紀錄為真時,該份紀錄就無法再進行變更,如此便能預防文件遭竄改。加密貨幣背後的基礎就是區塊鏈技術,如今區塊鏈技術也可以運用在藝術市場。
「區塊鏈技術讓網路交易更為透明,更能讓人感到信任,更能確保想要進行大宗網路交易者線上的安全性。區塊鏈技術可說是科技上的一大進步。」ArtMarketGuru創辦人Frédéric de Senarclens說,他最近剛發表 了一份如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藝術投資之 上的報告,在該份報告中,他指出「區塊鏈可以創建更為透明的藝術交易平台,減少不必要的中介交易與高昂的交易成本。」
位於倫敦的Ronchini 藝廊,總監 Lorenzo Ronchini 認為區塊鏈可以改善藝術市場的透明度,他甚至稱區塊鏈可以 「完全改變傳統上對藝術市場 的定義。」Ronchini 藝廊受訪時,他們的總監剛好在軍械庫藝術展(Armory Show) 做個小測試,測試藏家是否接受用比特幣交易荷蘭攝影師 Berndnaut Smilde 的攝影作 品。Ronchini 說,區塊鏈技 術也帶出了藝術領域中著作權 與所有權等議題。舉例來說, 藏家與藝廊間的任何交易資訊都是極度保密的,只有事涉交易者才會知道相關資訊。但有 了區塊鏈後,這些交易資訊都可以蒐集得到並且能儲存供人 檢索(個人資訊還是會保密的), 如此可以杜絕有心人士操控與壟斷價格。Ronchini 說:「如果能真的完全成功應用的話,一直以來很神祕兮兮的藝術領域都將變得透明,而且更樂觀的是,未來可能連買到贗品的可能性都沒有了,任何與藝術品相關的證明文件都能公開分享,不再有藏家買到假貨受騙的事情發生」。
再來也是跟市場透明化有關,區塊鏈甚至可以實現藝術家對於藝術作品的「追續權」(droit de suite),亦即藝術家或是其繼承人可以在藝術作品的後續轉手銷售中獲得權利費用,Ronchini 說:「如果這些資料都是公開透明的話,那便能進一步保障藝術家的權利。」根據巴塞爾藝術展2008 年的年度報告,全球藝術市場 總額高達637億美金,但其中只有 8% 是透過網路進行交易。區塊鏈技術可以開啟網路交易市場,而且已經有少數先行者踏上這部份領域。其實早在2014年,由藝術家成立的網路藝廊Cointemporary 就首創用比特幣進行交易,而且還透過應用Ascribe 公司提供的區塊鏈技術來鑒定藝術品真偽。 Cointemporary 創辦人Andy Boot 說:「網路藝廊成立至今已經賣出超過50 件藝術作 品。」包括出售荷蘭藝術家 Harm van den Dorpel 所做的電腦螢幕保護程式給維也納應用藝術美術館(Museum of Applied Arts / Contemporary Art MAK),而該美術館也在2015 年成了首間以比特幣收購藝術品的美術館。
從去年開始,一些藝廊如倫敦的Dadiani Fine Art 與新加坡的Art Porters,都開始在藝術展 Art Stage Singapore 或者平常的交易接受比特幣。 Art Porters 共同創辦人Guillaume Levy-Lambert說:「我有位喜歡印尼藝術家Naufal Abshar 的藏家朋友,他跟我說想用加密貨幣買畫,我想了 一下後說有何不可?吃的是當代藝術的飯,做事情當然也要當代一點。」
Boot 也坦承加密貨幣短期內很難廣泛打開接受度,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太關注在價格激烈震盪的新聞上了,這其實是最表面的認知。環顧歷史,藝術界的人是最前衛、最敢採納新事物的,這也是為什麼藝術圈會這麼大膽擁抱加密貨幣跟區塊鏈的原因。 我們在創立Cointemporary 時,有跟藝術家和藝廊同業討論過,也並非所有人都對『網路貨幣』保持開放態度。」接著他話峰一轉,「區塊鏈技術帶藝術市場許多新機會,不單只是新型態貨幣而已。不過藝術市場是否會全然接受,那又是另 一回事了。」與藝術相關的區塊鏈技術並非只有財務那一面,例如 Ascribe 公司專門提供追溯與檢索數位藝術作品出處來歷的服務;Verisart提供免費認證當代藝術作品真偽服務。以區塊鏈技術做架構的 Codex Protocol,藏家可以在上頭登錄藝術作品與收藏品(名酒、經典老爺車、珠 寶等),而且背後還有線上拍賣服務大廠 Auction Mobility 與 Live Auctioneers 支持。Codex Protocol 會對每筆登錄的資料提供代碼,代碼上頭可以儲存轉手過的藝廊資料,只要藝術品一經交易,過往交易歷史資訊都能立刻讀取。所有交易資訊跟著藝術作品走,亦確保下一位買家的權益。位於新加坡的公司Maecenas,甚至可以讓人利用加密貨幣買賣「藝術股票」。
比特幣剛好邁入第10週 年歷史,但在藝術領域的應用才算剛剛開始。想進一步認識與體驗的讀者,可以在8 月18 日參與美國線上藝術品拍賣公司 PaddleĆ 舉辦的Bitcoin 拍賣活動,成功得標的買家可用比特幣或者其他加密貨幣進行支付。
特別專題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