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豐軒
任何關注香港藝術圈的人對於季豐軒畫廊絕對不會陌生。季豐軒在1991年投入藝術圈,著墨於中國傳統美學與西方當代藝術,曾推出諸如趙無極、盧志榮與李華(下圖)等名家作品。季豐軒在本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舉辦了李華的水墨畫作品個展。本次參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也代表著畫廊更朝國際舞台邁進。

安卓藝術
說起臺灣與菲律賓之間的連結可是有千年歷史之久,而2012年開幕的安卓藝術則企圖用當代藝術呈現這深厚連結。安卓藝術去年所舉辦的展覽《諸海各島:菲律賓藝術聯展》則展現了菲律賓古老的原生文化;同時也幫多媒體藝術家Oscar Villamiel舉辦完個展。本屆香港巴塞爾,安卓藝術帶來的是臺灣觀念與行為藝術家石晉華(下圖)的作品。

BANK
這間畫廊名字取得直接,因為它曾坐落於上海外灘前銀行工會大樓內。Bank畫廊在去年被臨時告知不得設在銀行工會大樓內,於是索性關門。如今重新開張,遷址到徐匯區安福路一處地下空間。Bank畫廊首次參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在「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區替中國當代數位藝術家林科(下圖作品)舉行個展。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位於上海M50創意園區,2015年開幕展時提出令人反思的強力概念:西方文化對中國藝術家的質變影響。亞洲當代藝術空間從開幕以來便持續對世界推介香港、臺灣與中國藝術家,如上圖便是中國藝術家胡為一作品。亞洲當代藝術空間可謂上海藝術圈中相當積極的藝廊。

THE THIRD GALLERY AYA
以大阪為根據地,且正如其名,The Third Gallery Aya強調3種藝廊經營理念。首先,強調藝術創作與現實的關聯性;第二,引介年輕藝術家作品;第三,支持年輕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The Third Gallery Aya主要以推薦攝影作品為主,在本屆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亞洲視野」展區中,呈現了日本攝影家石內都的創作。

FORTES D’ALOIA & GABRIEL
創設於2001年,此間巴西藝廊在聖保羅、里約熱內盧一共有3處藝文空間。不論巴西在地或國際藝術家、藝壇新人或是國際名家,Fortes D’aloia & Gabriel皆積極經營。在本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中,藝廊方面舉辦了聯展,展出巴西Iran do Espirito Santo、葡萄牙雙人組João Maria Gusmão與Pedro Paiva以及波蘭Agnieszka Kurant(下圖作品)等藝術家作品。

CLEARING
Clearing來自紐約布魯克林,2010年開幕,2014年進駐至空間活化後的卡車維修工廠,創辦者是比利時藝術家Olivier Babin。Clearing在布魯塞爾亦有展覽空間,經營的藝術家有Harold Ancart、Korakrit Arunanondchai、AaronAujla以及作品如下圖的Calvin Marcus。

AICON GALLERY
位於紐約蘇活區的Aicon Gallery,專精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以及移居海外的新興與知名藝術家的當代與現代藝術創作。Aicon Gallery與眾多知名美術館有良好合作關係,諸如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新德里的克蘭納達美術館和阿布達比羅浮宮。AiconGallery的合作藝術家有MF Husain、AnilaQuayyum Agha(下圖作品)以及Rekha Rodwittiya。

KURIMANZUTTO
Kurimanzutto於1999年開幕,位處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時髦的康得薩區,藝廊使用翻修後的老屋空間。與Kurimanzutto合作的藝術家都是全墨西哥最知名的,包括Gabriel Orozco與Damián Ortega。除了墨西哥在地創作者外,也將合作對象延伸至亞洲與東歐的藝術家,如現居柏林的韓國藝術家梁慧圭(作品如下圖)。

THE THIRD LINE
來自杜拜的畫廊The Third Line主要以關注中東藝術創作為主。2005年由伊朗裔藝術經紀人Sunny Rahbar所創設,而且自創立以來引領與提昇了該地區藝術水平。The Third Line目前以銷售與展覽知名藝術家作品為主,像是在拍賣會有高人氣的伊朗藝術家Farhad Moshiri、幾何藝術家Monir Shahroudy Farmanfarmaian(同樣來自伊朗,作品見下圖),以及以倫敦為根據地的摩洛哥普普風攝影家Hassan Hajja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