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應該算是藝術領域相當獨特的一塊,因為相較於純藝術而言,插畫的最大分野不只在於有文字的敘說性,其背後更有著視覺傳達的大眾傳播性,所以在觀點上插畫其實更有活潑的觀點。疫情漸歇、口罩禁令逐步解除之際,全球唯一以「插畫藝術」為內容主體且與飯店集團共同主辦的「2022 STAART Illustration Art Fair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在12/22至12/25限時四天於高雄承億酒店盛大展開,匯聚了約90位來自台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與澳門的插畫藝術家共聚一堂,創造了與眾不同的藝術思維,從創意觀點中悠遊藝術,也是相當有趣的體驗。
插畫這種藝術創作類型,是具有「故事性」的創意延伸,創作者筆下的插畫總帶有著濃厚的故事感,能誘發觀者的想像力、在圖畫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而這,也是插畫特別讓人覺得「興味十足」的原因之一,而它對觀者的門檻相對也低,可以說是想要一窺藝術堂奧的觀者「進場」的最佳媒介之一。
過去插畫藝術在台灣甚至在亞洲的發展,其實較缺乏完善學術系統支持,早期以報刊、插圖、繪本、漫畫等形式構建的藝術雛形,隨著文創產業興起,插畫藝術已有更豐富的創作形式與藝術高度,也橫向與街頭潮流、動漫與玩具藝術等領域相互聯動生成,組成當代藝術的新世代樣貌。你可以說,近年大家熟悉的村上隆、奈良美智、草間彌生、安迪.沃荷,或是KAWS等當代藝術家的「插畫藝術」作品,價格在拍賣市場上屢創新高,早已讓許多藝術收藏家留意插畫藝術的市場趨勢,開始透過藝術博覽會、畫廊、校園聯展等管道熱切關注尋找有潛力的插畫藝術作品,而在高雄承億酒店登場的「2022 STAART Illustration Art Fair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更是這股熱潮中融會出的新興觀點。
走進高雄承億酒店,從飯店一樓與高雄市圖書總館間大草坪就能看見Abei劉正堃的大型人偶裝置「放空時光Lay Down And Take It Easy」,而後在進入14樓至16樓的近40間客房,你可以接觸匯聚了約90位來自台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澳門的插畫藝術家,從含韓劇〈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的創作插畫家Jamsan、作品被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收藏的媒體藝術家金永俊、曾登上《紐約時報》的插畫家川貝母、台灣三金設計師王宗欣、知名插畫藝術家卡沃、消極男子、Smoky涂皓欽、陳普、桑拿大可、賴羽、曲家瑞等戴明德等創作者的作品;最終走島24樓高空懸挑透明無邊際泳池及25樓挑高的閱讀大廳等公共區域,將會看到張育嘉的巨大黑色章魚氣球「美獸」、藝術家戴明德的創作與「走進林夕的詩情世界」特展大幅作品展示,而作詞家黃俊郎的快閃畫室也是很有創意的展現。
「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的啟動,目標其實有一點透過整合國內外畫廊、學界及產業資源,打破「插畫」只是「文創」的刻板印象,建立亞洲插畫藝術的學術與市場系統,同時推動當代藝術收藏大眾化,與插畫藝術生態良性循環發展,從參與的333畫廊、藝術時代、等號、琢璞藝術中心、自由人藝術公寓、Pièce、L gallery(韓國)、The Bridge Art等畫廊觀察,其選品價格大致落在300美金到3000美金之間,這可以說是透過一個可近性更高的專業藝術購藏場域,讓「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開始收藏他的第一件藝術品」,的確是開創性的思維。
插畫藝術創作其實也在質變中,透過參與,插畫創作者有機會重新審思自己在商業應用和當代藝術之間自在轉換身份的彈性,而商業市場也因創作者的藝術成就而需重新制定較合理的作品估值,藏家則以購藏行動來支持喜愛的插畫藝術家,持續不懈地挑戰自己,帶著更成熟且高品質的藝術創作走向國際,或許可以走向建設性的多贏狀態,但質與量的思維挑戰,或許可能是插畫藝術下一步需要思考的路,而現在,我們確實可以從悠遊的觀點,輕鬆地看待屬於插畫這種讓人更容易親近的藝術創作,展現屬於創意的視角,也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