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初秋時節,非常適合與藝術展覽來場溫暖的擁抱,10月底迎來一年一度的台北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2021,延續去年的爆棚人潮與佳績,今年口碑極佳,本月歡迎一同與 PRESTIGE 朝聖這場藝術盛會!香港沃思豪森畫廊則帶來 Henry Moore 私密珍貴的掛毯作品,Bluerider ART展出德國Peter Krauskopf特別的抽象畫,以及北美館的第三屆策展徵件計畫,將感性與機器看似對立的兩者在展覽中共存,呼應我們與環境間不斷拉扯與變動的狀態。
10.22—10.25|Taipei
《Art Taipei 2021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帶著去年的亮眼成績,今年Art Taipei強勢回歸,經審查會議決選,最終展商名單達121家,包括藝廊集錦Galleries中73家國內展商,27家國外展商,以及藝之獨秀SOLO展區中國內外7家畫廊。今年與文化部合作MIT新人推薦特區外,還創新合作跨界時尚特區,加上文化部與原民會通力促成的原民新銳推薦特區、原住民藝術特區,丹之寶藝廊也將展出琥珀藝術家黃憶人最新創作的虎爺系列;展覽本質展現台灣特色、藝術教育、多元跨界與產業凝聚特色,展商跨越10個國度:台灣、日本、韓國、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法國、俄羅斯、美國。Art Taipei 2021期待一掃Covid-19陰霾,匯聚台灣本土與世界各地的藝術能量與文化實力,開啟後疫情時代的新篇章。@Exhibition Hall 1 of Taipei World Trade Center
9.18—12.29|Taipei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由策展團隊李雨潔、林瑀希共同策劃,從「感性藝術史」出發,將展覽想像成一種療癒機器的總體,集邀7組國內外藝術家,以沉浸式裝置、詩性語言與行為藝術,嘗試在後疫情時代之下打造一個自我沈澱或釋放情感的場域。德國藝術家雷貝嘉霍恩《行為2》集結早期行為影像,探討人的身體感受、痛苦及慾望,其中一部經典作品《雞羽毛面具》在英國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收藏之列;臺灣藝術家陳慧嶠《床外的藍天》,融合了多重敘事,由床、針和線製成絢麗的繪畫界面,勾勒出強烈的感受註記,囊括夢境、療傷、死亡種種議題。「感性」與「機器」看似對立的狀態在展覽中共存,並在不同的機制和編碼當中彼此確立,呈現我們與環境間,不斷變動的緊張與鬆弛狀態。@Taipei Fine Arts Museum, Galleries F & E
9.23—11.27|Hong Kong
《亨利・摩爾:掛毯》
香港豪瑟沃斯畫廊呈獻亨利摩爾(Henry Moore)罕見的掛毯作品,他被譽為英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1976年經女兒瑪麗摩爾(Mary Moore)將⻄迪恩掛毯工作室(West Dean Tapestry Studio)介紹給他而開啟了他的掛毯創作之路。一開始純粹為家人而作,在完成後的十幾年間從未公開展出過;摩爾與女兒對⻄迪恩掛毯工作室持續的委託也是藝術贊助的一段佳話,在1978年到1986年間共有23件掛毯作品問世。@Hauser & Wirth Hong Kong
10.16—11.13 |Taipei
《陳文驥’21台北展》
睽違5年,中國藝術家陳文驥二度來台舉辦個展,上次來台為2016年關渡美術館個展「陳文驥・台北展」,藝術家早期的作品,是以具象寫實的方式完成,略帶寂寞傷感的筆調描繪靜物或北京郊區的風景,近20年來,藝術家邁入50歲之後,對於人生、生命、社會生存和對藝術的理解都產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創作自覺的轉換為更簡潔的形式,迄今仍維持著對幾何形體傳遞的熱衷。@ ESLITE GALLERY
9.11—10.31|Taipei
《彼得.克勞斯科夫 亞洲首個展:意識驚奇》
彼得克勞斯科夫(Peter Krauskopf)出身於正統萊比錫畫派背景,是畫派中第一位由寫實走向抽象的藝術家,他鮮少使用畫筆作畫,而是利用塗料本身去形塑層次,如同雕塑般在平面展開水平或垂直的轉折與生長。他利用的流體顏料動向通常不可預期,藝術家必須運用全身力量,靈活地反應隨時產生變化的塗層,並將所有片段之處融合為一。@Bluerider ART DunRen
9.17—2022.1.10|Tokyo
《60TH Anniversary Sanrio Exhibition The Beginning Of Kawaii》
日本三麗鷗(Sanrio)推出品牌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展覽,包括超過800多件帶有三麗鷗原創角色的產品,以及珍貴的原始圖紙和材料。本展由日本Kawaii文化靈魂人物Masuda Sebastian負責空間設計,並聚焦在專門為這檔展覽製作的藝術作品〈難忘之塔〉(Unforgettable Tower),除了可以看到特別搭配東京別具一格城市地景所設計的室內空間,也帶來許多與日本新銳藝術家合作的作品。@Tokyo City View
10.2—11.20|Taipei
《敘事曲》
黨若洪的繪畫一直以來充滿了劇場性,他畫筆下的人物經常給我們各種角色的 想像,《敘事曲》是繼2019北美館《老男・雜匯・小神仙》後的最新創作,借用音樂常用的手法,為觀者帶來更多的抽象聯想與抒情性的展延;對藝術家而言,創作好比一個自我與對象「相生、相長」的歷程,如同一個靈魂和它的分身在尋找此時該座落的身體,畫板和顏料提供了犁耕的沃土,這一切在畫家的意識和日常儀式裡發生。@ Mind Set Ar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