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能隨心出門,不過拜科技所賜,我們還是可以在世界不同角落欣賞藝術。6月份你可以線上觀看忠泰美術館為年度大展《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設置的線上展廳,或是采泥藝術推出的公共藝術大師林舜龍之作,也可以透過行動裝置下載指定app,一睹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由 Jenny Holzer 創作的 AR 藝術。其實不論你身處何方,藝術都將伴你左右,一起看看這些美麗事物,獲取滿滿正能量吧!
5.8—9.5|Taipei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
AA倫敦建築聯盟(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常被簡稱為AA,是英國最古老的建築獨立學校,以設計特殊的教學系統聞名,自1847年創立以來,因其獨立靈活的作風,吸引許多優秀大師投入師資,並相繼培育出眾多國際頂尖建築師。忠泰美術館策劃呈獻AA前院長阿爾文博亞爾斯基(Alvin Boyarsky)於1971至1990年,如何以其充滿前衛性的辦學理念,透過教學、展覽和出版品計畫,使AA一躍成為培育建築明日之星的搖籃。
5.15—8.8|Taipei
《田.介:此曾在.春》
存在於你我周圍的公共藝術,總能為我們的日常增添美好,國際知名公共藝術家林舜龍,以藝術家的身份活躍於法國、台灣、日本等地,除多次參加日本大地藝術季,公共藝術作品如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春光乍現〉、台中大都會歌劇院〈聆聽〉和台電仙渡變電所的〈仙泡兒〉、2019浪漫台三線等皆出自林舜龍之手。采泥藝術集結藝術家30年來作品,包括甚少展出的平面畫作,睽違20年舉辦了藝術家個展。
6.13—9.19|Berlin
《Starting From Language: Joseph Beuys at 100》
1960年代歐洲盛行著一種名為激浪派(Fluxus)的藝術活動,是我們現在熟知的行為藝術鼻祖,約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為這一波浪潮的先鋒,著名作品〈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畫作〉中,波伊斯將蜂蜜和金箔塗滿自己的臉,手上抱著一隻死去的兔子,並不時貼近兔子耳朵向牠訴說牆上的藝術繪畫,觀眾的反應也成為了作品的一部份。適逢波伊斯誕辰百年,漢堡車站美術館舉辦回顧向這位精神永不朽的藝術家致敬。
2021|Bilbao/Online
《Like Beauty In Flames》
在不便出門的情況下,能使用行動裝置下載 app 觀看展覽會是一個好選擇。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推出美國概念藝術家 Jenny Holzer 的 AR 線上展,以藝術家極具辨識性的文字藝術,利用 AR 技術創作,觀眾只需下載指定 app,便能透過行動裝置觀賞作品。本次作品除呈現於展場及美術館外觀,就算不能親臨現場,也能隨時利用行動裝置,在世界各地欣賞這項有趣的數位藝術。
6.19—2022.1.9|Stockholm
《In Lady Barclay’s Salon》
當第一台可攜式柯達相機於1888年誕生後,攝影不再屬於少數人專利,影像紀錄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風景,藝術家與攝影家開始思考影像紀實的意義,畫意攝影主義(Pictorialism)自此油然而生,活躍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繪畫式的攝影主義注重於創造畫面,而不只是單純的影像紀錄,這項前衛性的運動從美國與歐洲蔓延,瑞典以業餘及專業攝影家作品聞名,將於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展出至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