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是值得迷戀的,因為從使用過的手跡帶出其留下的記憶,就讓一件物品有了不一樣的生命,這是喜歡收藏古董珠寶盒、寫字檯等老物的黃雅暄 Josefina Huang對它們愛不釋手的原因之一,而這些老物的故事,也從歷史洪流中走到她的生命之中,創造了一個屬於文化傳承的軌跡,而這也是收集老物最美的秘密。
走過商業辦公大樓的長廊,打開沈重的金屬大門,Josefina的工作室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看起來溫馨的小空間正中間有一張木製的大書桌,另一側放著她收藏的各類古董木盒,Josefina像獻寶一樣如數家珍,說著屬於這些維多利亞時期的老物的故事,她要攝影師在木盒中找尋暗門,然後看著我們像發現新大陸一般找到機關秘密的驚喜,洪亮的笑聲洋溢在空間之中,這是Josefina帶著我們,重新走一遍屬於她探索老物的驚喜。
她所收藏的盒子,從仕女盒(18世紀的英國迎接了黃金年代,旅行成了時尚,女仕們將化妝品及首飾裝進量身定做的盒子裡,是用料相當講究的器具)、寫字檯(同樣是18世紀的黃金年代,人們在旅行的途中不管是寫信或是書寫遊記、日記,在晃動的馬車上需要一個穩定的檯座,這樣的寫字檯除了方便人們在旅行中書寫,也可以收藏信紙、筆記本、沾水筆、墨水瓶等書寫工具,有些還有機關,可以收藏不為外人所知的重要機密)、藏酒櫃(小型、盛放烈酒水晶瓶的盒子,上面常有機關讓酒不易取出,這其實是為了防止不相干的人偷喝的設計)等不一而足,看著這些各式各樣的盒子,其實某方面似乎也在閱讀維多利亞時代的生活點滴,相當有趣,「我為什麼會迷戀這些東西,不只是因為它們真的很漂亮,而是在接觸它們的過程中,你看到了屬於它們的歷史、它們的演進,以及曾經使用過它們的人的『生命故事』與『秘密』。」Josefina說,從這些被前人使用的物件中,其實可以看到使用者的生活習慣,以及他想要藏在心底的秘密,看到這些過去曾經真實存在的秘密與生活軌跡,你會有很多的滿足感與感觸,「這是我的開始。」Josefina所收藏的所有物品,其實都是到了現代都還可以使用的物件,「我在乎的是這些老件的歷史價值、獨一無二性、漂亮,以及它可以繼續創造屬於自己的意義。」
她的「最初」是在倫敦街上的小古玩店發生的,「英國很多的老物店,很多都是老爺爺、老奶奶在經營的,當你打開那扇門,聽到他們用優雅的腔調問你『Dear,What are you looking for?』的時候,那是一種著迷的時刻。」Josefina第一次進入這樣的古玩店,是她在倫敦留學的時候,那時在舞台劇、演藝圈已經稍微闖蕩一段時間的她,在生活中陷入了一些迷惘,於是去到倫敦留學;剛開始她學的是藝術治療相關的學位,但就在偶然的機會中,迷上了老物的世界,「你看著那些小店,看著牆上裝飾的氛圍,在街頭上看到的都是讓人會起雞皮疙瘩的驚喜,你會問自己『我到底在追求什麼?』然後一頭栽入這個讓你想要深深探究的物件當中。」
她為了瞭解這些老物,還特別到苗栗跟老師傅學習木作榫接,而在幫它們重新拋光、保養的時刻,也成為她與老物、以及曾經使用過這些老物的人「對話」的時刻,「當你擁有一件物件的時候,你可以從它被使用的痕跡,看到前主人的故事,你可以窺探、拼湊這個人在活著的時候,他們的人生是什麼樣的樣貌,也可以真實地感覺到這個人的個性與生活樣貌,你就好像在跟他對話,甚至是感受這個人在歷史洪流中的點點滴滴。」Josefina分享自己開啟收藏的一件仕女盒的故事,這個仕女盒的原持有者是位牧師之女,她在打開盒子時,發現側邊的收納盒內有一片貝殼和一顆珍珠,Josefina說自己頓時「腦洞大開」:它可能來自旅行時女主人的浪漫收藏,她或許漫步在沙灘、撐著蕾絲雨傘,在蓬鬆的裙擺下偷偷脫掉鞋子,輕輕感受那短暫的叛逆,吹著海風,細沙在指尖摩擦,享受一種和自然融為一體的放縱,「她撿到了一個貝殼,裡面有一顆珍珠,那是自然的餽贈,是獨立的浪漫,是女人當年稍微有的自我。」這可能是這位女主人暫時擺脫「牧師之女」身份束縛的獨特記憶,而Josefina笑說在替它寫「小說」的同時,好像也跟這個仕女盒的原主人對話,甚至一起在沙灘上漫步創造了有趣的想像。
問起Josefina的第一件收藏,她指著自己仍在使用的羽毛筆:「這就是一切的開端。」Josefina熱愛書寫,其實這項收藏也是很有屬於文化的意義,「因為歷史是用書寫一筆一畫流傳下來的。」的確,歷史上的第一段書寫,是用動物的血在牆壁上,透過手指把它記錄下來,從此之後人們的知識開始不斷地累積,羽毛沾水筆其實就是很經典的時代見證,「而且我自己也是持續地使用它,試著用它來寫我自己的故事。」她笑說每次走進倫敦街上的古玩店,呼吸著裡面的空氣,跟著老爺爺、老奶奶店主對話,就有回到家的感覺,她覺得,這樣的悸動帶給他完完整整的歸屬感,「而我,跟似乎透過老物,跟生活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