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王俠軍,你一定記得他是琉璃工房的創辦人,但你或許還不知道,他近年來更高的工藝成就,是將傳統的純樸白瓷,推向另個境界高峰,他推翻工藝手法、打造出頂級白瓷,創立「八方新氣」,更被譽為「中華瓷器文藝復興者」,18年來,他為古典白瓷譜寫當代印記,感動文化專家與消費者。
TEXT PEGGY YU IMAGE 八方新氣
王俠軍說,過去百年來,瓷器都是歐洲品牌獨佔鰲頭,但其實中華瓷器,在700年前就曾主宰世界經濟,瓷器的英文即是「china」,他心想,瓷器不僅是傳統的古典、華麗、優雅、更要與時俱進融入當代社會的知性、剛毅,但瓷器受限於工藝做法,無法更迭出更多新意,所以他埋頭尋找瓷器的新作法,想將瓷器的美,從自己手上、從東方再吹過去西方。
正是無可救藥的樂觀藝術家性格,王俠軍放下耕耘十多年、五彩繽紛的琉璃水晶,另闢戰場,自2003年創立「八方新氣」,尋找突破白瓷的傳統做法,走遍亞洲,從台灣鶯歌、江西景德鎮、再到日本,提出的新作法屢屢被瓷器師傅拒絕,各種不看好,「一直被說不可能,還說我不是太狂了就是瘋了!」王俠軍笑著回想當初的挫敗感。
他解釋道,玩玻璃有很多種工藝手法,容易找到差異化,但瓷器不幸只有一種方法,因為瓷土在1300度的高溫燒製過程,會產生高達15%到20%極高的收縮率,造成軟化、變形、龜裂,有時遠看成型,近看又塌了,「但我土法煉鋼,作品一塌下來,我就要搭鷹架,一變形,我就要扣著你,不讓你亂跑」。
由於良率過低、成本過高,試燒過200多家工廠,王俠軍只好從零開始,自己建窯自己燒,經過5年的撞牆期,還真的被他突破了,「最不可思議的是,我居然燒得出來!」把自東漢至今1800年來沒有人跨越的瓷器做法,給翻新了,來自台灣的他,為中華傳統瓷器殺出一條新路,從敦化南路旗艦店、獲邀到日本南青山開設海外第一間分店,更被媲美為地位等同德國百年瓷器品牌 Rosenthal,讓他感動不已。
八方新氣也在世界各地發光,「在米蘭設計週展出時,義大利主席看見我的茶壺,問說,『台灣人都用這麼有質感的壺喝茶嗎?』」王俠軍略帶自信的眼神說道,「是呀!我們台灣人的品味就是這樣,展現在生活之中。」不只翻新古典白瓷高度,能把創作落實在生活之中,才是美的徹底發揮。
融入當代都市觀照征服東西方
過去瓷器沒有線條,沒有霧面,最安全簡單的製作方式,就是以手拉胚拉出圓型筒狀,王俠軍謙虛的說:「我們承先啟後,但我還是想改變、專做大家嫌麻煩的事。」他進一步說,八方新氣的作品有線條、幾何造型、但你不知道的是,設計圖稿下、窯出的初成品,總是東倒西歪。
「我想改變這個筒狀、單調的造型。」像是茶具有細小高臺托具,這不簡單,因為很容易塌下來;若有圓形的環,也是一大考驗,因為遇高溫,環會變成橢圓形,「故宮看到的環,都不動、貼在瓶身上。」但王俠軍的環都是完整的圓,還可以活動,「因為我們是騰空的燒」。連白瓷純潔的「白」色,都必須去雜質、去瑕疵,在各種白瓷土之中精選而出。
從王俠軍製作的太湖石作品「風之華」、「迎」,竟耗費十年,就可看出他的堅持,他的設計既是繪畫也是雕塑,各處接合很窄很難、一裂開要全部重新調整角度,最後被他突破技術限制,呈現出驚人的雄渾壯麗。
白瓷的解構重組獲文化部典藏
今年八方新氣更獲得文化部的認可,收藏四件殿堂級大型作品,他說,典藏專家擅長鑽研唐宋元明清的器皿,沒看過王俠軍白瓷作品,「有位專家一看,五分鐘講不出話,眼睛還瞪很大!」因為不但工藝突破了,也保留傳統文化的優雅、端莊,點評「氣韻生動」,直指其型體簡單卻有新的高度與視野。
典藏委員前前後後來了兩三趟,一直加碼收藏作品,但回想這一路走來其實差點放棄、滅頂,王俠軍說,過去瓷器都被當成瓶瓶罐罐,僅是功能性,但能代替瓶罐的東西太多,他致力於打破器皿的限制,讓它變成文化的載體,更要乘載創作者的情懷,將美學帶入生活中。
他引用法國消費社會學家歐海爾的話:「儀式是慎重其事的態度,以彰顯你的品味跟身份」,對王俠軍來說,他的慎重其事就是要「小題大作」。「馬克杯也能喝水,但我讓它換一種方式拿,這個體驗就跟別人不一樣。」美與功能不偏廢,更彰顯其品味。過去瓷器用色彩、筆觸、圖案說話,「現在我用結構、光影、細節層次,來表述另一種時代的自信。」
揮別疫情重災年盼牛年蓬勃帶入新機
迎接2021年,八方新氣推出10件牛年作品,要「牛」轉乾坤, 擺脫因疫情造成全球景氣低迷的一年,「牛的堅韌剛毅,就像我們當年失敗時一遍又一遍的堅持,像我奮鬥的姿態。」這次作品包括以「Happy 牛 year」、「迎新」、「躍天下」、「牛轉鴻運到」等,為新年帶來新氣韻。

今年因疫情改變消費市場,王俠軍團隊也不斷尋找新的接觸點,疫情讓人與人的交流變少,「那我們就走進去」。隨著台灣島內旅行熱絡,八方新氣南下佈展,發現各處獨特之美,交往更多在地藝文朋友。「其實詩就在身邊」,王俠軍回歸初心,擔任藝文獎評審,把更多 時間留給自己人,對台灣的人事物更有體會,他更透露明年將進 一步出書、進駐國際飯店下午茶具用品、舉辦大型全台巡迴論述型展覽,打造創新的切入點。從文化底蘊豐厚的中華瓷器出發,王俠軍在工藝製作上突破窠臼,解讀他的白瓷之美,不僅限於專家或消費者,而持續創新白瓷的東方極簡美學,更是他給自己訂下的終身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