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登廣場26號總店,正是Boucheron從靈感發想、設計、製作到銷售之靈魂所在,而這個店址從1893年創辦人Frederic Boucheron將專賣店與工坊搬遷至此以來,已維持超過120 個年頭。
超過百年來,其品牌與珠寶的歷史發展緊緊相連,在1928年,印度大君Maharajah of Patiala攜帶了6大箱滿載印度皇室珍貴寶石的寶藏來到巴黎,Boucheron為其打造出一系列融合印度風情與法式工藝的149件珠寶,數量之龐大也深深寫下印度風格在Art Deco年代的深遠影響。
至今,Boucheron在我們眼中看來,他既充滿歷史,前衛的作風也仍是先驅。攤開當代高級珠寶品牌,有不少專注於寶石本身,並且為了市場需求,追求更瑰麗、更大顆的稀罕寶石;不過在Boucheron眼中,能傳承歷史與工藝、展現融合現代風格的藝術珠寶,卻更為詩意迷人。
即便了解這些,你還是能被他們在去年發表的高級珠寶系列《26 Vendôme》珠寶秀驚豔,那是一場融合了劇場藝術的舞台劇,珠寶少了疆界,化身為多重的角色,有如創意狂放的行動藝術品。而其中一件演員身上所穿戴耀眼如羽翼的肩飾,與肌膚親密完美貼合,也絕非高級珠寶既定的姿態。在這追求銷售數字的年代,旁人或許會為這樣大膽的藝術手法捏把冷汗,但對於某些收藏家而言,能不斷帶來多重藝術感官刺激的珠寶商,已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