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眾期待中,路易威登宣布在東京銀座的路易威登銀座專門店揭幕。這家專門店呈現了現址的華麗變身。以兩位建築大師,青木淳和 Peter Marino 之間的對話作為重新想像,蓋出了一整棟全新的自然主義建築,室內室外都令人歎為觀止。
所在地自 1981 年來就是路易威登專門店,建築物極為現代的外觀,詮釋的水光宛如奇景。充滿詩意又不失玩心;閃爍又有節奏。這曾是延伸至東京灣的半島,對水的記憶呼喚,透過平滑起伏的表面徹底表達—從轉換色彩的玻璃表面,到特別的樓梯與固定件。零售空間共有四個樓層,而每一季生動展現最新商品的臨時空間,以及高層的貴賓專用沙龍,更是錦上添花。專門店的巔峰,是 Le Café V,是路易威登與名廚須賀洋介第二次合作,他為 Le Chocolat V 開發了新口味,這是路易威登巧克力的第一條產品線,將在 4 月底隆重登場。
輝映銀座
青木淳設計的建築門面是以雙層玻璃構成,依然是整面雕琢,充滿了流動性,正是他對「水柱」的陳述。毫無縫隙的外層玻璃面板彎曲起伏,雙色薄膜創造了無窮無盡的色彩變化,為立體表面錦上添花。建築物的一樓反映出銀座的活潑動感;往上走,週邊的高塔成了波浪般的幻影,天際線橫過玻璃,成了日常過道。在晚上,明亮的倒影在底層舞動,往上逐漸淡去,宛如非現實的幻影。同時雙層挑高透明大門沿著街角彎曲,是進入店內的主要視點,空間立著路易威登的招牌櫥窗展示。
永恆流動
一走進店內,Peter Marino 的設計,強調了建築的有機美學,位於正中央的樓梯宛如橡木雕塑,玻璃鑲邊的緞帶一般展開。第二個樓梯面對店舖後方,被四層樓高的展示牆所包圍,以石膏藝術,重新詮釋了藤村喜美子的畫作,Wave Blue Line (1977)。延續了水的譬喻,循環不只是建築,更是空間。隨著客戶在店內穿梭,他們會注意到曲線型的櫃檯和天花板,都帶來流動感。圓潤的傢俱帶著輕微的木材和玻璃感,來自 Morten Stenbaek 抑或野口勇,又更加強了這種效果。即使電梯都結合了水與天空的感官,漣漪起伏的金屬表面,加上多面鏡子,呈現出無窮盡的地平線。
店內巡禮
專門店共七樓,四層是零售專用。主要樓層包括女用皮件、鐘錶珠寶,以及常設快閃店空間,另有女用皮件與飾品、旅行用品與香水,位於二樓。女裝女鞋部門則占據三樓,四樓完全是男士專用。貴賓沙龍位於六樓,最上層是 Le Café V,和路易威登首次登場的巧克力店 Le Chocolat V。
搶眼商品
除了展示所有最新商品外,這間專門店也提供獨家商品,從 2014 年川久保玲的慶祝經典花紋聯名商品的限量復刻版開始。這位傳奇設計師首次和路易威登的合作,可追溯到 2008 年,當時川久保玲以經典花紋帆布設計了六款客製皮包,自路易威登 1978 年開始第一家日本分店以來,她一直熱愛路易威登對工匠與工藝的態度。在首波的精選限量版中,還包括路易威登 Ollie 男裝運動鞋,以刺繡和珍珠裝飾;全刺繡的經典花紋亮片洋裝,以及窄版 Tambour 腕錶,精緻地裝飾著藍色和紫色的亮片。只限銀座並木店販售的皮包,包括 Capucines BB,採用灰色帆布和深藍色皮革的永恆協奏,以及 Boîte Pharmacie 手提經典花紋旅行箱,這是和歌舞伎演員十一代目市川海老藏的聯名商品。
繽紛能量
從 Pierre Paulin 和 Stefan Leo 色彩濃重的傢俱,到 Ed Moses、Vik Muniz、Zhang He 的作品,色彩帶著活力,與專門店融為一體。座位、設計擺件、地毯、藝術品的安排,隨著不同的表現調性轉變:女性樓面是粉紅色、橘色印象派設計,男性樓面是飽和的紅色、藍綠色、萊姆色。低調和大眾藝術的組合,則為模組化設計,可大器可私密的私人沙龍畫龍點睛。加上藤村喜美子、Ida Tursic & Wilfried Mille、Peter Dayton 等人的抽象藝術,色彩扮演了昇華、啟蒙的主題,以多種型態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