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不僅僅是賞心悅目的藝術品,自古以來,價值不斐的貴重珠寶往往是皇室貴族們彰顯地位的象徵,也是用以保值的資產。華美的珠寶不但珍貴,同時也是時代與社會的體現,隨著社會文化脈絡而轉變的設計,使得珠寶美學成為歷史的見證。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在台灣舉辦首場Heritage典藏系列珠寶展,讓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訴說20世紀裝飾藝術與時尚潮流的蛻變。
TEXT OFFY CHANG
設計不僅是美感的展現,更多時候呼應著時代脈絡,與歷史演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許多歷史悠久的品牌,常以老時代的設計為藍本,不但讓新作品散發復古氣息,也懷抱著向過往歷史致敬的尊崇之意;而網羅跨時代經典作品的展覽,更猶如翻閱一本美感史書,令人得以一探美學與社會文化漸進的過程。
創立至今已114年的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 擁有跨越一世紀的歷史,是享譽國際的法國高級珠寶暨腕錶世家,從Alhambra、Zip項鍊或Mystery Set隱密式鑲嵌技術以至Mains d’Or黃金之手技藝,革命性經典作品不計其數。而今年12月首次在台灣展出的Heritage典藏系列珠寶傑作,橫跨1920至1990年代,是世家經過多年努力匯集,才得以向世人驕傲呈現,20世紀工藝傳承的完整面貌。
1920至1930年代是裝飾藝術(Art Déco)運動盛行的時期,受到當時歐洲現代主義運動影響,大量的幾何堆疊運用與鮮豔色彩,呈現出奢華的重裝飾氛圍。世家的作品同樣呼應著這股幾何美學,像是可佩戴於手臂的寬版手鐲,與「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貼身流蘇洋裝搭配,極盡華麗之事,而Mystery Set隱密式工藝和可轉換的Passe Partout珠寶,則定調出世家1930年代的風格。以創辦人路易雅寶(Louis Arpels)的暱稱為名,靈感源自高級訂製服的經典Ludo手鐲,也於1934年首次問世。

到了1940至1950年代,梵克雅寶珠寶的設計與高級訂製服結合,一系列發想自蝴蝶結的設計,也奠下了經典的風格。以鏤空展現輕巧,蜿蜒的K金鑲嵌寶石猶如服裝花邊,立體錯視(Trompe-l’œil)珠寶成功將貴金屬打造出織物般的柔軟視覺效果。1954年推出的La Boutique系列,則是充滿玩心的想像,一系列以動物為發想的胸針和手鐲,為裝扮平添繽紛的童心。
二戰後逐漸復甦的社會氛圍,到了1960、1970年代更加大鳴大放;講究解放的時代裡,創新與自由是唯一準則,結合形狀與色彩各異的寶石,梵克雅寶開創更多大膽的新境界。從大自然萬物擷取靈感的作品,令許多名人及收藏家愛不釋手;而受到東方文化影響的新思維,也為珠寶帶來動人的異國風情,成為當時備受歡迎的主題,像是仿效伊特魯里亞(Etruscan)及希臘藝術的黃K金珠寶,就在當時引起熱潮。
經過了輝煌三十年(Trente Glorieuses),1980年代以後的作品則重回簡約內斂的風格,融合不同時代的設計元素,碰撞出新舊交錯的全新美學。1910年代使用的木頭材質搭配幾何圖形的手鐲,將奢華注入了溫暖氣息,用色大膽的多種寶石結合,用簡潔線條突顯俐落的現代感。經過百年時間淬鍊,Héritage系列不斷跟隨時代腳步,訴說著文化歷史的故事;持續昇華的創意不但彰顯了梵克雅寶緊跟世界的潮流嗅覺,持續精進的動人工藝更紮下傲人實力,為珠寶帶來迷人的藝術美感,傳承世家永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