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ier 卡地亞不僅對於珠寶、腕錶作品有著「近乎苛求」的著墨,針對呈現品牌、作品的各式展覽,也處處能夠嗅出卡地亞看待事情的眼光及品味。
2019年10月2日,開展於日本東京國立美術館的「卡地亞・時之結晶」特展,卡地亞便以「時間」為主軸,從「色彩與素材變幻」、「型態與設計」、「萬物好奇心」等三個視角出發,敘述品牌跨越歷史的每個瞬間,分別帶著什麼設計手法,而設計背後,又有著什麼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與過去以古老作品體現品牌豐厚歷史層次有些不同,此次特別將展覽重點聚焦於「1970年代以後」的作品;過往,卡地亞不曾將展覽重點置於此,也看得出卡地亞想突破創新,且對各年代作品皆胸有成竹的內在底蘊。
一場展覽之所以迷人,除了作品本身,最重要的非展場佈置莫屬。此次的「卡地亞・時之結晶」特展展場,是由杉本博司與榊田倫之的「新素材研究所」負責設計,秉持「將舊有素材以嶄新方式呈現」的中心思想,創造出「卡地亞・時之結晶」傳統與革新並存的兼容面貌。
上文曾提到卡地亞此次將展覽重點聚焦於1970年代以後的作品,卡地亞也正是在該年代下定決心要蒐集過去作品,並加以典藏,作為品牌歷史以及創作藝術發展的證明。如今,「卡地亞典藏」已擁有超過3000件經典作品。此次展覽,卡地亞也特地將眾多經典作品以不同特色及型態,歸類出不同展區。
首先,便是呼應了展覽名稱「時之結晶」的「時之距」展區。因應這次特展舉辦於日本,卡地亞特地嚴選了得以展現日本文化風情的作品,諸如1923年打造的「大型廟門神秘鐘」及2016年打造的「卡地亞雙重神秘陀飛輪懷錶」等,讓觀展者得以毫不費力,便將作品與日本傳統文化產生連結。除了使用上述的「具象」手法展現卡地亞眼中的日本風情,「時之距」展區也展示了去年推出的「COLORATURA系列珠寶」,此系列作品是以各式、各色珍貴寶石的搭配,再加上不同形狀與切割,營造出濃厚「地方特色」。
卡地亞採用的「色彩與素材變幻」、「型態與設計」、「萬物好奇心」等三種不同視角,也呼應著不同風格,不同設計眼光的作品內容。首先,「色彩與素材變幻」希望透露的是卡地亞獨到的寶石選擇、特殊工藝技術,與色彩搭配的傲人底蘊。「型態與設計」敘述的是卡地亞對於作品「結構」、「線條」的細膩雕塑及鍥而不捨,致力於創造顯著品牌風格。「萬物好奇心」,則體現著卡地亞追求各式不同文化,並將之納入品牌設計的包容內在,當然,除了文化之外,自然界的動、植物,也是卡地亞始終醉心的標的,包含經典的「卡地亞美洲豹」。
綜觀以上,集結了日式思維的展場佈置、作品內容,更鋪成卡地亞超過170年的品牌底蘊,想徹底品味卡地亞博大精深的珠寶工藝、兼容並蓄的品牌內涵,及卡地亞與日式文化交織出的深刻意象,前往舉辦於日本東京國立美術館的「卡地亞・時之結晶」特展,將上述的所有精髓,一次體會的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