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殿堂級珠寶品牌-Chaumet,今年於極具傳奇色彩的摩納哥(Monaco) Grimaldi Forum 會議中心,舉辦了一場薈萃歷史、風韻,與文化內涵的珠寶展覽。這場「皇室情緣珍寶藝術展 」所展出的珠寶作品中,不僅蘊藏超過250 件的古董皇室珠寶典藏,也有著以嶄新眼光打造的現代作品,然而,不論作品的年代、風格為何,體現的皆是Chaumet在超過 200 年的品牌歷史中,所醞釀出的品味、情感與工藝精華。而Chaumet也細膩的將展覽核心圍繞於滿載歷史沈澱的「冠冕」,現在,將腳步踏進「皇室情緣珍寶藝術展」,美好的 Chaumet風華年代,就此展開。
在歐洲歷史中,珠寶配飾屬於皇室貴族專利,因此皇宮貴族的服飾、珠寶品味,皆是後人追尋該年代風格的重要軌跡;而不論東西方,「冠冕」象徵的皆是最高權力與地位,為了顯露自身高尚品味,皇宮貴族對於冠冕作品的要求,當然也不在話下,法國珠寶品牌Chaumet,便是在蘊藏著過人珠寶工藝與品味之前提進入,並流傳於歐洲皇室的珠寶盒,並一步步走向如今的「殿堂級」地位。
提到將Chaumet珠寶作品帶入法國宮廷的關鍵人物,非Chaumet的第一位客戶-約瑟芬皇后(Empress Joséphine)莫屬,在她佩戴Chaumet創始人-尼鐸(Marie-Étienne Nitot)的珠寶作品後,其華麗、浪漫,且內蘊著豐富工藝價值的光芒便迅速於宮廷間蔓延;然而,有著尊貴且浪漫的身段之餘,Chaumet標誌性的「冠冕」作品,也體現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法國偉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便是讓冠冕與權威畫上等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紅寶石鑽石冠冕、髮梳》為西元 1811 年,為了紀念拿破崙迎娶奧地利女大公-哈布斯堡 – 洛林王室(Habsburg-Lorraine)的瑪麗 – 露易斯所設計的作品。此系列作品主要以紅寶石與鑽石共構而成,不論是冠冕豐富而複雜的線條,還是髮梳極其纖細的結構,皆能見到早在 19 世紀初期,Chaumet便已身懷高端珠寶技藝。由此可見,「工藝」其實也是造就Chaumet成功,且令皇宮貴族墜入情網的一大關鍵。《希臘式冠冕》細膩的結構與線條,與極其輕盈的視覺感受,皆透露著Chaumet雕琢細節的細膩心思,這件冠冕作品也宣告除了金碧輝煌的皇室珠寶;大相逕庭的結構與風格,也蘊藏於Chaumet工匠的設計藍圖中。另一方面,「多元佩戴方式」,更可說是同時展現工藝與設計邏輯的代表性手法。《網狀白鷺羽飾冠冕》不僅能以Chaumet經典的冠冕形象呈現,更可依照不同場合需求,將其轉化為胸針佩戴。
多元佩戴方式在多數珠寶品牌眼中,象徵的皆是「工藝與豐富佩戴價值」;然而,對於深植皇室的Chaumet而言,它還有著一層「傳承」意涵。冠冕,為皇室成員將家族傳承給下一代的代表性象徵,但隨著不同時空背景,人們對於珠寶的解讀或許也將有所不同,多種型態的佩戴方式,便能清楚表達各年代之品味與文化風格;對於Chaumet而言,當然也有著延續工匠心血的珍貴價值。這樣一來,Chaumet 的珍稀珠寶不論於任何年代,皆能風流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