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久沒遇見林熙蕾了。近年低調許多的她,生活重心多放在家人身上,她在意跟家人相處的時時刻刻,以及在相處中與家人的細緻互動,而這些點點滴滴記載的記憶,是她與家人的最珍貴寶藏,也是屬於家庭最細緻的連結。
Photography 林炳存 Styling Ailing Tsai Assistant Katerina Cheng Make Up&Hair Yu Wei Chao
「非常隨性、中性,有的時候有些粗魯。」問起林熙蕾如何形容自己,大笑聲中,她用了三個精準的形容詞給了我精準的答案。她說現在的自己並不會去在意別人的眼光(「雖然年輕的時候,我還是會想知道別人怎麼看我。」),在人生到達一定的階段後,她反而更在乎自己身邊的人,以及自身「怎麼想」,「至於外界的人怎麼想、怎麼看,我似乎已經是雲淡風輕了。」「雲淡風輕」這個詞很有趣,林熙蕾每天的生活仍然很忙,但所有的時間都給了自己的家人,「只要關心的人,以及你自己知道你在做什麼就好了,那是最重要的。」她的時時刻刻留給了自身最重視的人,對林熙蕾來說,這是時間最有價值的利用。

「獨立」,對林熙蕾來說,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課題,在自己家庭中,她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與妹妹相差七歲的她形容這個「在中間的存在」,讓自己似乎比同年齡的同儕們更為獨立,「那時,好像沒有人會去特別管我在做什麼。」從小就要照顧妹妹、甚至還要幫哥哥收拾些爛攤子的她,養成了相當自律的習慣,直到現在,她也這樣要求她的女兒們:「我是那種家裡隨時會有鬧鐘在響的狀態,比如說我跟她們約定五點要做什麼事,時間一到鬧鐘就會響,她們必須跟著我在約定好的時間來做一些我們都覺得重要的事。」生活的規律與習慣,林熙蕾在家庭教育上確實特別注重:「對我來說,她們的學校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我希望她們有獨立想法、獨立思考,要有憐憫心,尤其對這個世界、對周遭的人們都要有比較多的關心。」
林熙蕾覺得,現在的生活中有太多快速獲得資訊的媒介,不像過去一樣能「面對面」充分交流:「很多人現在接到電話,就會想『你幹嘛打電話給我?』」笑稱自己是「老派文青」,她還是比較傳統,喜歡面對面交流的感覺,不想讓科技產品影響女兒們,讓她們無法感受到人與人間直接的情緒交流。林熙蕾說自己看不懂像抖音那樣的短影音內容,覺得這些快速、大量的訊息好像會讓大腦更「速食化」,更不希望女兒無法感受面對面交流間細緻的情緒流動,所以寧願「捨快就慢」─陪她們一起讀書:「我喜歡那種翻閱書頁的質感,那是很有情緒的『儀式』,是現在的電腦、甚至手機無法讓人充分感受的。」
連結記憶的珍貴信物
陪著女兒們一起做一件事,是林熙蕾覺得目前她最珍惜的時刻,「這是跟我父親學的。」她說,父親把她小時候寫給爸爸的信件都一一留下,甚至是在不同時刻的合照,父親都仔細地在照片後做筆記,記錄共同時刻的點滴,而這些物件對林熙蕾來說都是「信物」,連結她與家人相處的此刻此時:「現在我還會把當初這些信拿出來唸給女兒們聽(她們都覺得那個時候的我好好笑),我覺得這就是一代一代不斷傳承的寶物。」她說自己現在也會留下女兒們給她的小紙條,等到她們到一定年紀時再送給她們,「相信未來的她們,也能像現在的我一般珍惜家人,以及這些小信物留下記憶的點點滴滴。」除此之外,林熙蕾也很喜歡收藏珠寶,「當然,這是從『美』的觀點出發的。」她說當自己第一個女兒出生時,為了想給女兒一件可以留作紀念的信物,她每年會買一顆裸石收藏:「當時很天真的想法,就是想要存到女兒十八歲的時候,可以串成項鍊當成一件成年的紀念品。」但當第二個女兒出生後,林熙蕾笑稱這一買就會要買太多裸石,只能作罷,但傳承「記憶的信物」想法一直深入她的心中,「雖然說我會覺得收藏珠寶其實也是保值,但在收藏愈多作品時才發現,我對那些在特殊的日子獲得的禮物,這種『有故事的作品』會有深刻的感觸,對我來說更是意義非凡,而這也是我跟小朋友對話的媒介。」她說既然最後這些珠寶都會留給自己的女兒們,在此之前就常常與她們分享這些物件的故事,就是我跟家人共同的記憶。她說,像是這次拍攝時配戴的 CARAT WANG 的耳環,上面細緻的文字線條,其實與前面提到的信件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的信物,其實是我帶給女兒最珍貴的禮物,因為這是我們共同擁有的記憶。」
確實,願意在事業高峰時刻回歸家庭,把時間留給自己的女兒們,林熙蕾這樣的決定,需要非常強大的意志力,「因為我總覺得,她們恐怕再過幾年就不屬於我了。」確實,當女兒長大,會有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就像年輕時的林熙蕾一樣要獨立地面對自己的生活,這對於當時初出社會林熙蕾來說是不懂的,「但到現在有了自己小孩以後,我才發現能跟自己的家人相處的時間其實太短,家庭確實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笑說女兒們恐怕還要經過非常多年才會瞭解這樣的道理,現在的林熙蕾以「過來人」的身份珍惜著與她們相處的時間,「等到她們真正可以獨立的時刻,或許那時我才會有真正自由的時間。」在這樣的相處時刻,保留共同的記憶,對林熙蕾來說,確實是最深刻的意想,就如同訂製珠寶一般,值得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