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設計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可以簡單也能複雜的無限可能。百年前的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將幾何發揮到繁複華麗的境界,進而成為時代文化的表徵,而21世紀的嶄新幾何設計,又為新世代下了什麼樣的註解?
TEXT OFFY CHANG IMAGE 各品牌
在逐漸邁向失序的世界裡,僅存的規則即便細小到難以察覺,若是能緊緊把握住分毫的秩序,也能讓心有暫時存放的安全角落。Art Deco(裝飾藝術)是1920年代最流行時髦的藝術風格,突破以往以感性為主的有機線條,改以大量機械式結構的線條與稜角,像是折線、閃電或連續的幾何堆疊,抑或當時流行的埃及與馬雅文化特色,都突顯了當時高速工業化背景之下,迎接新時代的象徵。百年後的今日,科技帶動世界運轉到又一個嶄新境界;當真實與虛幻交接、越來越多對與錯中間的灰色地帶浮現,秩序的尺度早已失去邊界,而Art Deco風格可預期的規律,反倒成為一股在混沌中闢出道路的清流,也許正訴說著人們依舊需要的秩序與安定感。
高級珠寶的裝飾藝術
高級珠寶向來是品牌注入大量精神與靈魂的焦點,藉由華貴的寶石與繁複設計,詮釋出設計師的奇思妙想。Cartier的Sixième Sens系列高級珠寶正如其名,以卓越的設計刺激與顛覆一般感官與既定印象,正如神秘而超然的第六感,從靈魂深處觸動意想不到的超意識空間。Sixième Sens系列中一組以Art Deco風格為設計的Percussion系列作品,緊扣該風格的特色,鑽石為白、縞瑪瑙為黑的組合點綴綠色的祖母綠,彷彿理性與感性交錯的意象;主設計的放射狀刻紋正是裝飾藝術中經典元素之一,項鍊如鍊條的設計也充滿幾何堆疊的視覺效果。Percussion還運用了水晶與縞瑪瑙交錯,為作品加入了虛實之間的奇幻感。
Bvlgari珠寶的設計大膽而狂放,熱情的民族性被注入了珠寶作品,成為用色多元,設計天馬行空的前衛創意,更詮釋出令人驚艷的義式美學,即便是講求規律的幾何設計,在Bvlgari精神下也有了華麗而霸氣的呈現。例如CINEMAGIA系列Emerald City頂級祖母綠與鑽石項鍊,以一顆重達21.49克拉的方形切割尚比亞祖母綠為主石引人注目,大氣的鍊圈乍看是由漸層並列的線條所組成,細看每一個線條都是長型的三角體,為規律的線條帶來立體的視覺效果,加上珍珠母貝和祖母綠點綴,更顯層次分明,簡約中不失設計感。而Bvlgari經典的Serpenti系列也推出了抽象的幾何版本,將靈蛇身上的鱗片設計為狹長的六角形,並以孔雀石和鑽石為質材交錯排列,正如蛇身在光線下閃耀的不同層次,幾何造型也更顯俐落又易於搭配,為Serpenti增添多元的魅力。

當Van Cleef & Arpels的浪漫詩意遇上看似生硬的幾何,卻迸出感性與理性兼具的美妙火花。Bouton d’or系列取材自世家1939年的典藏設計檔案,以Paillette金屬飾片為靈感,將1940年代珍貴的黃K金飾片重新演繹出如叢簇花朵的豐盛美感。圓形的珍珠母貝與紅玉髓搭配玫瑰金,展現極致女性化的溫柔色澤;點綴於每個圓形中央的鑽石則平添幾許奢華氣質。規則群聚的幾何圖樣組成層次分明的立體造型,更顯生動而具生命力。
直接從名稱點出向裝飾藝術風格致敬,Boucheron的“Histoire de Style,Art Déco”高級珠寶系列是創意總監Claire Choisne擷取Boucheron歷史作品的裝飾藝術風格精髓,再融合時裝特色而成的創意,也詮釋出「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的多面性。由方中帶圓的八角形相連接而成的Col Émeraudes祖母綠寶石衣領,宛如貼身領口的V字線項鍊條簡約而搶眼,28顆祖母綠型切割,總重約24.59克拉的祖母綠寶石平均點綴在每個八角形中央,呼應著品牌起源芳登廣場的八角造型,在黑色瑪瑙與鑽石、白水晶襯托下耀眼的恰到好處,摩登而雋永。全由鑽石打造的Ruban Diamants鑽石緞帶則由長方形和圓形鑽石組合成Art Deco風格裡最具識別性的Chevron V字飾紋,低調耐看的紋路可變化成頭飾、腰帶、項鍊或手環,更符合現代多功能的實用美學。
擁有百年歷史的義大利珠寶品牌Buccellati,因為創始人Mario Buccellati著迷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而習得當時的技藝並傳承;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標誌性雕刻技術能將貴金屬塑造成蕾絲般精緻的視覺效果,也成為Buccellati獨樹一格的的特色。Rombi系列即是Buccellati將擅長的大自然元素勾勒成幾何圖形,創造出全新意象的系列;延續品牌著名的文藝復興風格,以菱形為主視覺,搭配精細的雕刻工藝和鏤空,堆疊出繁複華麗的設計感。僅以白金、黃金和鑽石相間,菱形重複交錯出裝飾藝術風格的各式珠寶單品,無論是垂墜感耳環抑或花型項鍊墜飾,都極為優雅而細緻,雕刻的手感則平添幾許溫柔氣質。
Harry Winston向來將前衛時髦的紐約大蘋果特色融入作品,創始人無可比擬的寶石專業將珍稀絕美的頂級寶石化身為一件件耀眼吸睛的珠寶美作。在Winston Kaleidoscope系列中,除了可見品牌對於各種彩色寶石的大膽運用,正如系列名稱,多彩的寶石組合而成萬花筒中可見的畫面,對稱的幾何結構帶來令人驚豔的視覺效果。包括紅碧璽與粉紅碧璽、沙弗萊石、藍寶石、海水藍寶、綠柱石、丹泉石、紫水晶、紫色剛玉、粉紅剛玉、黃色剛玉、橄欖石與錳鋁榴石等讓人目眩神迷的各色寶石,藉由水滴型、長型、祖母綠等不同切割拼接組合,再鑲嵌於近乎隱匿的金屬底座上,完整呈現萬花筒中迷幻絢爛的視覺旅程,繁複的工藝更是傲人技術的展現。
日常珠寶的幾何美學
適於日常佩戴的珠寶,多半以簡約易於搭配的設計為主流,即便是平常簡單的穿著,也能在珠寶點綴下有了更多層次和美感;而幾何圖形的流暢線條和圖樣,正是讓日常珠寶滿足現代人「簡約有型」需求的不敗設計元素。Van Cleef & Arpels融入了星象概念並以1970年代設計的彩色吊墜為範本,Zodiaque系列在古典與時髦間拿捏得恰到好處。圓形鍊墜作了精緻的雙面設計,正面結合個別星座所對應的自然元素,精美的動物人物浮雕呈現出天文傳統,背面的星座符號則更多了幾許神祕感,與中央的礦石相互輝映,充滿大自然氣息又體現品牌高超珠寶工藝,是展現個人特色又適合每天佩戴的幸運小物。
Tiffany T系列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品牌經典之一,將品牌字首T以橫向為設計並順著字尾筆劃延伸成為戒圍與手環等不同單品,極為簡單卻耐看的設計將幾何美學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受到許多名人喜愛;延伸出的T1系列則在細部作出調整,為T系列開啟全新篇章。將原本為平面的T字設計立體化,兩側向中央推起稜角讓線條顯得更多層次,不但鑲鑽款讓鑽石折射出更多不同角度的光芒,一般K金款同樣多了些建築結構的意象,適合喜好個性或中性風格的時髦人士,無論單獨佩戴或與其他飾品混搭都能展現自我造型。
Piaget Sunlighgt系列不但有著極為正面積極的靈感內涵,搶眼的設計也點出些許裝飾藝術的幾何風格。帶來光明與熱度的太陽不僅是所有生命所需,不同時間反射的光芒更帶來炫目奇幻的視覺享受;Sunlighgt系列以圓形搭配放射狀尖角點出太陽的外型,無論是鑽石抑或魔幻色澤的蛋白石,都詮釋了不同狀態的陽光,美不勝收。已有超過30年歷史的經典系列Possession雖然設計十分簡約,小巧可愛的幾何設計才是耐看的秘訣;主打可恣意轉動的環圈,搭配顏色鮮豔的圓形礦石抑或方型陶瓷細節,各有不同風格。
珍珠柔和的色澤與質感廣受女性喜愛,以往總予人溫婉傳統的既定印象;不過新式的珍珠首飾設計早已跳脫單一風格,加入了幾何元素更顯得年輕而時尚。例如TASAKI的refined rebellion neo系列,使用黃K金線條織構出尖錐形框架,中央嵌入珍珠將其框覆,不但外型令人聯想起三角柱型的鉚釘而多了個性風格,鏤空設計的珍珠滾動其中更增添靈活動感。另一個cosmic系列也如名,以浩瀚的宇宙為發想,將常見的圓形設計與天文連結,被賦予了更多迷人想像,甜美中帶有設計感;黃K金製成的圓圈環環相錯,有如宇宙間不同星球的軌跡交錯;柔美的珍珠成了一顆顆美妙的行星,沿著軌跡發光。
同樣將珍珠融合幾何造型,MIKIMOTO兩款耳環都將珍珠原本的圓形搭配上其他幾何造型,融合出小巧華貴的名媛風格。質地雅致的日本Akoya珍珠下方分別連接了以白K金打造的圓形與菱形,並鑲嵌以光亮的鑽石,對比出不同質地的視覺感,簡單俐落的樣式即便不同場合與穿著都能輕鬆搭配,是極為實用的日常首飾。
除了珠寶首飾,HERMÈS將2014年作品重新詮釋的Faubourg Polka珠寶錶也加入了幾何設計的概念,為時間帶來更有趣味的全新定義。維持原版Faubourg腕錶15.5mm的嬌小錶徑,新款Faubourg Polka將錶帶重新設計,改以線條與圓點拼接組成的鍊帶款式;值得注意的是,刻意放成斜斜的線條打破了中規中矩的幾何排列,帶來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也正如時間不受到任何拘束的哲學。Faubourg Polka腕錶有白金與玫瑰金款,錶面有珍珠母貝或鑲鑽,錶帶也有全鑽與板鑽等多種選擇,讓腕錶也充滿幾何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