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如何時髦地從雪坡上滑行而下,感受時尚的雪地生活風格。我們試著檢驗、剖析以及重新定義,這波源於高山滑雪運動的全新現象級流行:雪地時尚。
Words: Gennady Oreshkin Translation:Ken Huang
在社交軟體 Instagram 上有一組名為 「apresski」(滑雪後社交活動)的標籤,已被超過 60 萬人使用,稍微搜尋一下照片內容,背景多在下雪的農場裡,人們總穿著漆皮的 Moncler 大衣;有些則是模仿傳奇義大利女星 Antonella Lualdi 在科爾蒂納丹佩佐(Cortina d’Ampezzo,義大利北部城市,2026 年冬季奧運將在此舉行)的雪坡上穿斑馬紋比基尼的驚人之舉,以撩人姿態在皚皚白雪中穿比基尼拍攝照片。當然還有些熱門短影音,比如年輕女子披著長袍戴著頭巾在一邊滑雪一邊喝咖啡的影片也引起眾多模仿。這讓我們不禁思考,在這些社交媒體抵住我們喉嚨,扼殺我們的流行概念之前,所謂的「雪地時尚」又是什麼?
時間回溯到 1939 年 12 月份,主流時尚刊物《Vogue》成為首個將滑雪者作為封面人物的雜誌。封面以插圖呈現,一名女子坐在滑雪纜車上,身穿帶有墊肩,束口主教袖的深綠色風衣外套,更搭配上紅色的頭巾及黃色手套。我們只能推測,這樣一組插畫靈感來源,可能是美國女星 Joan Crawford,或是英國女星 Vivien Leigh 試著模仿這位傳奇女星?甚至,會不會是著名男星 Henry Fonda 的變裝扮相?好,離題有點太遠了。我們來看看好萊塢如何詮釋這類風格。
大概六十多年前,007 系列電影取得巨大的成功,製片人利用了白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及當地生活風格塑造影像,並在大雪紛飛的歐洲雪坡上,精心製作追逐場景。比如,《007:女王密使》(1969)中,飾演詹姆士龐德的 George Lazenby 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某處山坡上,以高超的滑雪技巧逃離了追兵,當時他身穿著德國運動時尚品牌 Bogner 的滑雪衣,非常的帥氣,當然更多人可能甚至會說有點「性感」。
而這身帥氣服裝背後的男人便是 Willy Bogner,這數十年來他一直都是滑雪界的知名要角,包括設計滑雪服飾以及拍攝滑雪主題電影。他早在 40 年前就預料到,滑雪裝扮將成為未來流行的時尚風格之一。「他在雪地上創作音樂劇,更將一流的電影製作帶進滑雪場。可以說 Bogner 遠遠領先他身處的時代,創造了新一代至今都會欣賞甚至致敬的內容。」該品牌的執行長 Heinz Hackl 和品牌經理 Barbara Holzer 如此說道。
其實 Hackl 和 Holzer 另外提到的作品,正是《火與冰》(1986),當年這部現象級的體育電影,同時獲得了巴伐利亞最佳電影獎(Bavarian Film)及德國的斑比獎(Bambi awards),單槍匹馬的以一部電影,定義了後續十幾年的滑雪服裝美學。

回顧 Bogner 在 90 年前創立品牌的概念,其核心就是「奢華運動時尚」,更自豪地證明了運動與時尚如何交錯合而為一,這是最重要核心理念,超越當時更早於現今所提倡之概念。「現代都會男女非常欣賞時尚兼具美學與功能性,甚至是跟新機能材質結合。」Hackl 和 Holzer 如此認為。「滑雪服可以讓每個人都創造專屬個人的『風格氣場』-就算是日常穿著也很有幫助。」他們如此深信。事實上,德國人是非常值得信賴的,早在 1952 年開始,這個德國品牌就透過對奧運滑雪運動選手 Heidi Biebl、Rosi Mittermaier、Irene Epple 及 Christa Kinshofer 的贊助,一次次證明其專業精準的眼光。當然,並不是說材質柔滑光亮的龐德式機能服是阿爾卑斯山唯一的標誌性穿著(如此的話整片雪地也太整齊劃一了),肯定有某種抗寒材質或雪裝設計風格受到精品品牌青睞。
比如,Chanel在2018年就在 Coco Neige 系列的羽絨服中,加入了其代表性的粗花呢拼接材質。法國滑雪服飾品牌 Fusalp 則在隨後也推出了粗花呢夾克,或是其新款的 Françoise 長大衣,無論是滑雪時,或是下場後穿著都極美。Fusalp 的品牌創意總監 Mathilde Lacoste 分享:「這是一款由防水羊毛製成類似羽絨衣狀的長大衣,收緊的腰部,凸顯了女性身形輪廓,可拆卸的袖子,使其可隨時轉變為如長版開襟羊毛衫,既時尚又實用,混搭也非常方便。」
去年是 Fusalp 和 Chloé 第二次合作,雙方成功的打破時尚精品和雪裝的界限。專業的時尚評論們可能都還記得,2021 年,Gabriela Hearst 作為 Chloé 的品牌創意總監首次亮相。當時她所推出的秋冬新系列,大量的採用了長度及腳踝的條紋斗篷。這組膠囊系列重新構築了對滑雪服飾的想像,帶有襯墊的印花斗篷,滿滿地向 Chloé 70 年代的代表風格色彩及圖案致敬。「圖騰色調橫跨了經典的海軍藍、冬季的雪白色、活力充沛的紅色、米玫瑰色及金屬鏽色,配色風格同時兼具 Fusalp 過往幫法國國家滑雪隊製作雪裝的配色風格,更帶有 Chloé 女性化的自然色調。」Lacoste 解釋,「不僅限於運動穿著,這是種舒適又別緻的風格宣言。」

當然,同樣以在時尚精品專賣店 The Holiday Project 獨家販售,源於奧地利的傳奇服飾品牌 Frauenschuh 作為參考,其主打的滑雪服設計,又更符合都會流行。提及 Frauenschuh 這個牌子,最初是總部位於奧地利基茨比厄爾市的皮革製造商,有「滑雪服中的愛馬仕」的美譽。如今,他們最具代表性的羊毛皮大衣、小羊皮夾克和貼身內衣,正在紐約奢華的上東城區、倫敦精品聚集地梅費爾區及巴黎最時髦的十六區裡,引發大流行。
「我們第二暢銷的產品其實是滑雪服飾。」Frauenschuh 品牌代表 Simon Frauenschuh 補充說明:「當時靈感來自潛水布的橡膠面料,這是曾在時尚圈流行的前衛新材質。在紐約、洛杉磯都有很多愛好者,人們會把我們的滑雪外套當普通外套穿,甚至會穿去打高爾夫和騎馬,可以說適合各種場合穿搭。可以說我們所設計的滑雪服都能有不同使用方式。」
當然,作為街頭時尚最忠實的風格之一,阿爾卑斯山風格的雪地時尚,自然不能被遺忘。我們都曾經看到如滑雪者般的穿搭,這些時尚愛好者,在布魯克林、巴黎、首爾甚至莫斯科街道上大搖大擺的走著,不見他們帶著滑雪杖、滑雪板等基本裝備,卻穿著雪地靴,帶著尼龍連指手套,或是穿著羽絨背心。當然,標誌性的時裝品牌如 Fendi、Versace 及 Balmain,當然還有 Louis Vuitton 都曾推出類似的雪裝作品。
後來這類作品,更像是時尚圈的叛逆象徵,這要歸功於曾任 Louis Vuitton 男裝設計總監,已故的 Virgil Abloh。他不僅是滑雪運動好者、藝術家、思想家及音樂家,在他任職的最終章,以早春系列開創了全新的可能。他透過 Louis Vuitton 的 2023 年早春 Snow 膠囊系列,勇敢地提出疑問:「我們如何讓瑞士滑雪勝地 Gstaad 的風格變得更符合街頭潮流,更讓人能接受?」因此,我們看到了滑雪運動服上,有以 LV 字母組合重新裝飾點綴的費爾島圖騰、帶有 Logo 的全新滑雪風鏡、全新設計的黑色尼龍 Keepall 旅行袋、Discovery 腰包以及搭配包款的 Dopp kit 旅行梳洗包,當然,最重要的還有黑白配色的滑雪靴。
當然,Moncler 是另外一個趕上這股風潮的品牌。在紀念創立七十週年之際,透過與自家藝術總監 Francesco Ragazzi 所創立的義大利品牌 Palm Angels 合作,以一組由瑞典知名摸特兒 Elsa Hosk 身穿螢光羽絨服的黑白照片,在社交平台上掀起波瀾。這款名為 Moncler Maya 70 的單品其表面塗層使用了「光學纖維」,其風格猶如美國知名科幻電影導演 Joseph Kosinski 的《創:光速戰記》又像是熱門的科幻影集《星艦迷航記》當中未來人們的穿著。

就像婚外情般,早期的阿爾卑斯雪地時尚,無論是滑雪服、下滑雪場後的休閒裝扮還是單板滑雪所穿的基本裝束,已經和人們所熟悉的街頭服飾、高級時裝建立了一種宛如一夫多妻的關係,風格交錯而多樣。有些人可能會感謝 007 詹姆斯龐德的貢獻,或是讚嘆《火與冰》這部電影的前衛,甚至,可能會認為這是時尚圈逐漸跨領域的合作趨勢,更往前追溯,又會提到 1939 年《Vogue》那一組封面才是這股風潮的根源。當然,對像我們這種粗淺的時尚觀察家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在市區降溫至攝氏零度以下時,能有個好藉口,讓我們穿上科技尼龍、Neoprene 防風保暖外套甚至是羊毛皮的藉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