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遲來的試吃報告。會這麼晚交的原因無他,就是怕寫得不夠「入味」,因為我真的很想要帶大家一同感受,這股遠近馳名的「進化的台灣味」到底有多神奇。
初識RAW也是因為媒體不斷地報導江振誠的「戰績」,聽說留法的他,想要做出道地的法式台菜,去年6月還在過著有一搭沒一搭的接案生活的我,一度有機會訪RAW,因為配合的廣告公司接了新架設的美食網企劃,希望尋訪米其林星星主廚們的真心話,我在讀遍各大知名雜誌撰寫米其林的報導以及江振誠的著作《初心》後,廣告公司卻很可惜地以電話通知-因故取消這個企劃。
原本以為從此與RAW失之交臂,卻在PRESTIGE工作期間圓了這場夢。因為原訂出席的總編Steve Chen有其他要務,而讓我這個初出茅廬但很懂得自告奮勇的執行採訪編輯獲得提交試吃報告的大好良機。對台灣美食吃出一番小心得的我,真的是抱著期待且朝聖的心情,來親自體驗看看RAW的真實魅力到底有幾顆星。
一進到現場,就看到斜前方擺設成小型菜市場,還搭配菜市場的環繞音,配上RAW既有的燈光線條,居然一點也不違和,反而有種中西合璧的特別感。眼前看見一個會動的「藤壺」,心想這也太神奇了,居然連少在料理上看見的海洋生物都能端上桌。
這次的夏季菜單是主廚黃以倫Alain尋訪台灣各地食材的總和,一字排開的食材包含:蛤犡、螯蝦、澎湖產藤壺、大白蛤、櫻花蝦、朝鮮薊、仙人掌、苦瓜、芒果、鳳梨、宜蘭鴨賞等等。聽說,朝鮮薊產於南投,常用來降血壓。光是看到這些食材的組合,心中就有夠期待接下來的試吃表現,畢竟,這不是一般台灣餐廳會有的食材大組合啊。
光是開胃菜「牛肉漬蛋」就讓人有種被呵護般的對待。因為食物是被包裹在玻璃中央的,想吃,就要先打開圓形玻璃蓋,將小小一塊醃漬生肉切片一口咬下,然後享受生牛肉片內的蛋黃爆破在口中的快感。
還有一道鴨賞佐芒果,也是滿驚奇的口感,滿搭胃口的。而接下來的「鹹蛋苦瓜粥」量少但味道好,以夏季盛產的排毒苦瓜作主調,以鹹蛋中和苦澀,底層的五殼(GRANOLA)則帶來多重的口感,是一道小清新料理。
此外,西式胡椒餅「黑豚 / 朝鮮薊 / 黑豆」、鮮嫩田雞腿「“KOKOTXAS” / 山翡翠 / 炙鍋巴」與可愛的剉冰甜點,都讓人看見台灣美食之美。
試吃過程中搭配的飲品也同樣驚豔,除了來自花蓮的小油菊花茶,還有「鳳梨可樂達」,以熱帶水果鳳梨搭配椰汁,口感像極西米露的2.0版。看來,RAW不只充滿設計感和話題性,就連飲品也很用心地邀請Mr. Bartender去調配和大膽嘗試。